Page 63 - 水利部公布《2019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P. 63
附表一 名词解释与指标说明
附表1-1 降雨等级划分
时段降雨量/毫米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微量降雨(零星小雨) <0.1 <0.1
小雨 0.1~4.9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 15.0~29.9 25.0~4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注:引用国家标准《降雨量等级(GB/T 28592—2012)》。
《自然灾害统计制度 (2016)》洪涝名词解释及指标说明
1.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
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
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
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
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2. 地质灾害:指地质作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
塌灾害、滑坡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其中山体崩塌灾害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并相互撞击,最后堆积在坡脚(或沟谷)形成倒石堆造成生命财产
损失的灾害。滑坡灾害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
体向下滑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泥石流灾害指山区沟谷中,由于暴雨、冰雹、融水等
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3. 受灾人口:指本行政区域内因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遭受损失的人员数量(含非常
住人口)。
4. 因灾死亡人口:指以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死亡的人员数量(含非
常住人口)。
5. 因灾失踪人口:指以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下落不明,暂时无法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