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委员会开展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 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本站讯 进入枯水期以来,珠江流域降雨整体偏少,西江、北江天然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3成。受降雨来水偏少、潮汐动力增强等因素影响,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开始进入活跃期。特别是12月以来,降雨和江河来水进一步减少,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距离最远已达40公里,珠海等城市供水泵站正常取水已受到影响,珠海市当地水库群蓄水量开始消耗。据预测,12月中下旬珠江流域仍无明显降雨,西江、北江天然来水将维持偏少态势,可能威胁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
12月11日,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主持召开会商会,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分析研判流域雨情、水情、咸情及供水保障形势,安排部署2024—2025年枯水期供水保障工作。珠江防总秘书长、珠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胥加仕参加会商。
吴小龙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筑牢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及时启动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坚决守住供水安全底线。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重大意义。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咸情监测数据信息和预报模型,滚动预测预报咸潮上溯影响范围和程度,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直达一线,滚动优化调度方案。三是筑牢“三道防线”,充分运用珠江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滚动预演,精准模拟应急补水水头演进历程和下游取水口抽取淡水“窗口期”,科学实施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四是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应急值班值守,指导地方加强各取水泵站和供水设施巡检,做实做细供水管网爆管、水污染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万无一失。五是加强统筹协调,统筹流域多目标联合调度,与流域有关省(自治区)水利、电力、航运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供水安全、能源安全、航运安全。六是加强宣传报道,围绕应急水量调度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宣传供水保障工作动态和调度成效,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珠江水利委员会于12月12日开始梯次调度西江上游龙滩等骨干水库持续向下游补水;调度西江中游大藤峡、长洲,北江飞来峡等水库向下游应急补水,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抢抽淡水创造有利条件;督促指导珠海、中山当地水库群抓住“窗口期”抢淡蓄水,确保供水安全。
通过实施本次应急调度,将持续增加西江、北江河道径流量,预计西江梧州水文站、北江石角水文站流量将达到2300、300立方米每秒以上,可有效压制珠江河口咸潮,增加珠海当地水库群蓄水量,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