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笔汇·当代作家珠江行”走进大藤峡工程

【字体:      】     打印     2024-11-22 18:03     来源:水利部网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站讯 今年是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周年,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组织开展“江河笔汇·当代作家珠江行”活动。11月19日至21日,活动组走进大藤峡工程,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等单位的作家及媒体记者,深入探访大藤峡历史地理文化,聚焦工程建设成就和综合效益发挥,积极宣传工程在“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推动珠江水利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显著成效。

  在大藤峡工程,活动组深入船闸、发电厂、南木江生态园等运行现场和武宣库区,全面了解工程历史文化背景、建设历程、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特别是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服务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成效经验,切身感受新时代的生动水利实践。

  大藤峡工程是国家水网重要结点工程和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灌溉等综合效益显著。大藤峡工程经历百年构想、论证与规划,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成功抵御9场次西江编号洪水,保障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凸显流域防洪“王牌”作用;先后16次实施应急补水,累计补水量25.7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船闸24小时通航,过闸核载量超3亿吨,带动超百亿元产业发展;累计发电近180亿度,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双鱼道观测过鱼种类达82种,突破10种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累计放流鱼苗1545万尾,维护珠江流域生物多样性。

作者:    责编: 杨柳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