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广:幸福河湖成春日打卡热门 如何守护水清岸绿的诗意栖居?

【字体:      】     打印     2025-04-25 18:5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武汉东湖绿道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到南京秦淮河畔的文艺茶室一座难求,这个春天,碧波荡漾的河流湖泊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热门“绿色打卡地”。不仅自身生态健康、环境优美,还能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如今,这一类河湖被称为“幸福河湖”。

  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3000多条幸福河湖。从生态治理到智慧监管,如何守护水清岸绿的诗意栖居?各地又将如何创新“河湖+”的经济融合发展模式,让幸福河湖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坐落在安徽滁州的人工湖——明湖属于长江流域滁河水系,曾经的明湖是一片低洼圩地,“十年九涝”是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周边破旧的农舍、脏乱的养猪场和零散的菜地,让这里成为城市南部的一个不和谐“音符”。滁州市明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总工程师陆传洋介绍,近年来,当地把明湖打造作为绿色发展的“一号工程”,建成明湖湿地公园。

  陆传洋:明湖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构筑了很多的生态小岛和生态植物群落,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迁徙到明湖,将这里作为越冬栖息地,主要也是因为生态比较好,水质优良。我们还构建了龙兴路绿廊,形成了一条穿越古今的人文景观带,营造出“亲水、爱水、护水”的文化氛围。

  通过系统治理、生态提升和文化赋魂等一系列组合拳,2023年底,明湖通过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复核评估,成为全国首个“幸福湖”。滁州市水利局河长科科长杨帆表示,科技创新也为打造幸福湖提供了保障,高光谱水质监测、无人机库等新型感知设备,构建了河湖智慧监管体系;而以模型为核心的智能决策技术,助力实现防洪“四预”、水环境联控联调、水生态健康自动评价等功能。

  杨帆:我们建设了很多水生态的摄像头,还有DNA自动采集器,可以自动给明湖的生态进行体检,对健康情况进行打分。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巡检,实现了明湖检查全覆盖、无死角、全天候。

  2022年以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遴选一批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份也通过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3000多条幸福河湖。那究竟什么是幸福河湖?就是指能够维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流湖泊。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湖长制工作处副处长宋康介绍,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要从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清洁美丽等方面着手。

  宋康: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大断流河道、萎缩湖泊修复力度。在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河湖岸线和滩区生态整治,保护和修复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打造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

  加强河湖执法监管,离不开发挥河湖长制的作用。每天早上七点,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小米河头村党支部书记高俊平都会准时来到戴河生态园,作为戴河深河段的河长,沿着他所管辖的1.85公里河道进行巡河,查看是否有乱扔垃圾、污水入河等情况,然后通过“河长云”APP将信息上传汇报。

  高俊平:除了自己做好每天的巡河工作外,我还定期组织村里的党员、村民集体巡河,开展义务劳动,清理沿河垃圾,当好戴河“环境卫士”。还要向过往的游客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共同维护好戴河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近些年,当地对戴河深河段进行了改造,建成集防洪、蓄水、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的戴河生态园。同时,强化网格化管理,实施分片负责,建立了“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律师”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治理,河水常年达到了Ⅲ类水质目标,今年二三月份达到了Ⅱ类水质。当了十年河长的高俊平,见证了曾经的“臭水沟”华丽转身为如今流水潺潺、绿树成荫的“幸福河”。

  高俊平:过去河里边有很多的垃圾,可以说是脏乱差,现在水清了、鱼多了,游客也多了,变成了风景宜人的游园。节假日的时候,来旅游观光的人能达到近万人次。

  如何让水清岸绿的河湖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让这些幸福河湖不仅成为生态景观之河,更成为经济繁荣之河。走进浙江省安吉县双一村,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映入眼帘,不少村民和游客正在双溪河两岸新建的亲水便民点休憩、游玩,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得益于环境的整治提升,一家以溯溪体验和水岸风景为特色的咖啡店依河而建,一开业就火爆“出圈”,咖啡店负责人王翀昊深有感触。

  王翀昊:大家现在都流行溯溪,旺季日均接待量大概是1000人左右,最高峰能到3000人。现在河湖整治之后,水变得更干净了,我们是直接受益者。

  这家咖啡店的高热度并非个例,双一村村委委员叶波介绍,近年来,通过幸福河湖建设,双一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水美村庄”,吸引了一批青年人返乡创业,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

  叶波:双一村目前新增了露营、咖啡等5个项目,现在共计有12家民宿、8家农家乐、5家村咖和3家休闲露营基地,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左右。

  如今,一幅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展。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将支持29个省份60条河湖开展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覆盖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七大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河湖类型丰富、各具特色。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湖长制工作处副处长宋康表示,将以流域为单元,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力争到2030年,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到2035年,江河湖泊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

  宋康:建立健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河湖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创新“河湖+”“水利+”经济融合发展模式,以幸福河湖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作者:    责编: 瑶薇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