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业内: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筑牢产粮“耕”基

【字体:      】     打印     2025-04-30 19:4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欧阳易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今日,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表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近年来,我国系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构建起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为粮食丰收提供坚实支撑。

  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表示,通过实施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优化、主要农作物灌溉规程完善及节水技术推广,全国节水灌溉面积显著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深化。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其中80%的粮食产出源自灌溉耕地,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农村供水工程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已实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阶段性目标,当前工作重心正从“有水喝”向“喝好水”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着力提升工程建管水平和水质保障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垦节水农业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尹飞虎提出,针对国家农业节水产业技术发展新要求,已建立以农垦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机制,重点推进滴灌技术属地化应用示范,构建南北区域适配的节水技术体系,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建议,通过试点集成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节水示范基地;同步完善节水设备研发、工程运维等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强化资格认证与信用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行业规范化发展。

作者:    责编: 魏永静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