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节水“黑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字体:      】     打印     2023-11-28 16:2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建科大楼的独特并不是设计师心血来潮、随意布置的,而是科学地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和构造形式。”日前,在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向观众介绍深圳首座会“呼吸”大楼的设计理念。

  叶青说,深圳建科大楼通过最大程度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低耗能设计,整体节能率为60%。广场透气砖更透雨水,并通过下埋管道收集起来,楼顶雨水也全部回用,浇花的水、冲洗的水大部分来自回收。建科大楼的中水利用率49%,相当于每年减少用水量4760吨。

  在深圳,像这样的节水、绿色、智能场景无处不在。

  走进坐落在广东深圳罗湖区的洪湖公园,初冬时节仍是一片郁郁葱葱,溪流潺潺,不时有民众在休闲跑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座水质净化厂就隐匿在园区地下。洪湖水质净化厂厂长刘海牙介绍,厂区采用了“双层全地下”的形式,将地下污水处理设施与地面生态景观有机融合,不仅改变了水质净化厂让人们“避之不及”的形象,还打造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刘海牙介绍,洪湖水厂作为国内首个5G全地下智慧水厂,整体实现了5G全覆盖,包括一些设备数据采集、现场工控、手持终端全部使用5G网络连接。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如从精确爆气、内外回流到智能加药、污泥外排,全部采用智能工艺大脑进行控制,不再需要人工去参与控制具体参数。“相比传统水厂,全厂100%采用自己生产的中水进行回用,相当于整个生产流程不需要再使用额外的自来水。”刘海牙说。

  正是这样一个个具体的节水案例,不断成熟的各类高科技,为我国节约用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指出,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蒋牧宸介绍,此次大会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阶段成果显示,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全国用水效率效益显著提高。

  “经测算,全国节约用水量三年累计达到24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节水增效加快推进,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827万亩,基本实现增粮不增水。工业节水减排持续增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高收入国家基本持平。城镇节水降损有效开展,累计建成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75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建设。”蒋牧宸说。

作者:    责编: 李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