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四部门联合出台建立健全农业节水五项制度体系行动方案
本站讯 近日,江西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的行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标志着江西省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农业是用水大户,江西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5%左右,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行动方案》立足江西实际,突出丰水地区特色,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围绕建立健全科学灌溉、用水计量、农业水价、节水市场、技术与服务等五项制度体系提出明确要求,为农业节水增效工作提供长期且稳定的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体系。加快全省灌溉试验站网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做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着力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水平,制定精准的灌溉制度。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为江西省农业节水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立与农业用水初始水权和灌区精准灌溉决策相匹配的计量监测体系,强化农业用水计量设施管理与评价,提升农业用水计量监测的覆盖面、准确性和实用性,实现农业用水的“可计量、可监测、可考核”。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健全农业水价执行机制,落实农业水价精准补贴机制、创新农田水利投融资机制。通过规范农业用水计收标准,公布按方价格,并建立水价动态调整机制,既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又总体上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灌区建设管理,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节水市场制度体系。合理分配灌溉用水户用水权,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用水权市场化交易。通过建立完善、公平的水权交易市场,支持农业用水主体之间进行水权交易,激发农业节水增效的市场活力。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调动农业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是建立健全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建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体系。通过发挥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等作用,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构建完善的高效节水灌溉服务网络。
下一步,江西将通过严格执行政策、加强设施建设、强化宣传引导等举措,不断完善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