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第35期

【字体:      】     打印     2021-12-06 09:1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健全完善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机制

  为全面落实好水利部党组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机制的通知》,明确了12314办理流程,落实了有关单位职责,推动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反映的农村供水问题(以下简称12314农村供水问题)及时解决,实现动态清零。一是建立清单台账。农水水电司通过全面梳理12314农村供水问题及办理情况,形成工作台账。汇总分析12314农村供水问题和电话回访、“回头看”情况,制定督办清单,并动态更新。二是实行分级办理。按照“统一受理、按责分办、分级负责、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原则,扎实做好12314农村供水问题的办理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本区域内12314农村供水问题,完善省级办理制度,水利部跟踪督办。三是建立12314农村供水问题部省“一对一”联系机制。组织水利部机关22个司局,全程跟踪督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解决12314农村供水问题。部直属有关单位、各流域管理机构配合,农水水电司提供技术支撑和业务指导。四是及时开展电话回访。配合信息中心每月对已办结的问题进行电话回访,必要时与举报人见面回访,重点了解举报人对问题办理结果是否满意。五是对办理成效“回头看”。配合监督司不定期从台账中抽取已销号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对办理成效进行复核。六是严格销号管理。根据相关标准,对照台账,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七是加强通报和考核。对12314农村供水问题办理、回访和部省“一对一”联系情况,以适当方式进行通报,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相关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压实农村供水保障地方主体责任。

湖北全面推动12314农村供水问题整改

  2021年以来,湖北省水利厅将12314农村供水问题受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逢事必谈、逢办必严”,确保回访率、办结率、满意率三个100%,全省12314涉及农村供水举报量与去年相比明显降低。

  一是高位推动,形成常态。湖北省水利厅先后4次在全省水利相关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2次在工作通知中专门布置,督促市县提高站位,常抓不懈。坚持每天安排1名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简称省饮水中心)领导带班、1名党员干部值班,动态联系掌握地方农村供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突出抓好重要节假日、敏感时段和冰冻、洪涝灾害、干旱等极端天气期间农村供水保障工作。

  二是清单管理,整改销号。省饮水中心明确专人专责,对各渠道农村供水问题建好台账,逐一盯办。同时,将群众投诉事项纳入重点联系、明查暗访内容,专门成立5个联系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口跟踪,一抓到底。将农村供水保障纳入2021年度湖北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压实责任。

  三是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在继续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行业监管、抓好水费收缴基础上,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以省水利厅名义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规模化水厂“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受益干部群众代表参观座谈、交流互动。截至目前全省17个市州共有94处规模化水厂组织开展活动,参与的用水户代表达5103名。

  四是持续发力,补齐短板。2021年,省水利厅编制了农村饮水提标升级补短板重点项目简介,组织开展分片联系调研和技术指导,督促市县做深做细做实做优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积极申报政府专项债券、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吸纳社会资本等方式落实资金21.6亿元,支持农村供水项目建设。

河北狠抓群众举报农村供水问题核查整改

  河北省扎实做好“接、转、查、改”等环节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一是规范办理流程。河北省水利厅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班信访管理办法》,明确了信访事件的责任分工、办理流程和办理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办理工作体系,及时规范处置举报问题,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二是畅通信访渠道。全省共设立了196个省、市、县三级农村饮水安全监督举报电话,利用电视、网站、明白卡、公示栏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扩大群众知晓率。市级每月、省级每季度检查监督举报电话接听情况。三是建立通报制度。逐月通报各市县监督举报平台农村供水问题受理、办理情况。派出核查组结合全省农村供水监测排查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督办和回访。将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转办、举报到省级和省级检查发现属实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每月通报扣分情况,倒逼地方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四是制定问责办法。省水利厅制定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问责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各级责任单位职责;提出了34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相应问题严重程度等级;明确了问责追责方式。2021年,对信访举报数量多、问题集中的承德、沧州、邯郸等3个市水务局及围场、隆化、献县等3个县人民政府进行了集中约谈,督促整改。五是严格现场核实。围绕对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线索以及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媒体曝光等渠道反映的农村供水问题,逐一进行“回头看”,对所有能联系到的举报人及时进行回访,保证问题核查、整改和处理的质量。

云南聚焦解决群众供水薄弱问题

  云南省人民政府着力解决因旱应急送水问题,着力提升依靠水窖供水人口和水窖辅助供水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方案》。

  一是聚焦解决群众供水薄弱问题。明确通过实施“水源、水系连通、城市管网延伸、应急备用水源、窖池连通”等五大工程,用3年时间,改变目前云南省148万饮用水窖水人口的供水条件,其中,仅依靠水窖供水人口70.6万和通过水窖辅助解决旱季供水人口77.4万。基本解决100万人中度干旱条件下因旱应急送水问题,同步提升1349万城乡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破解资金筹措难题。云南省通过省级财政注入33.39亿元,市县财政注入8.35亿元,筹措41.74亿元资本金,有效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按照“法制化、市场化”要求,充分利用省级国有投融资主体投融建管营一体化优势,以水费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对水费收入不能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由县级政府根据项目运营实际情况,予以合理补贴方式,通过银行融资166.94亿元,共同筹集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208.68亿元,有效破解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是全力保障项目落实落地。坚持农村供水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统筹落实工程建设所需市、县经费,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并通过财政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保障工程建设投入。对因群众居住较为分散、投资建设远距离提水调水供水工程成本太高,一定时期内依靠水窖供水或水窖辅助供水地区,实施窖池连通工程。明确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合力推动3年专项行动方案实施。遵循“先建机制、后建项目”原则健全完善管护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重庆开展“进百姓家 解饮水难”专项督导行动

  重庆市水利局坚持底线思维,把解决好农村供水问题作为党史教育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推动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建立“局领导包片、处级单位包区县”的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机制,全市分成8个片区,由8位局领导分别负责,常态化联系指导分片区县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现场调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困难。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一对一”38个区县,指导督促包干区县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开展现场蹲点检查督促、协调服务,帮助解决包干区县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021年以来,局领导带队组织了7次农村饮水专题调研,已解决17件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供水问题。二是开展“进百姓家 解饮水难”供水问题化解专项督导行动。按照包片包区县责任机制,在动态监测监督检查、“回头看”市级督查的基础上,局领导带队,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分赴分片包干区县,对区县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开展全面检查,对2021年以来信访收到的106个供水问题全面开展现场核查和面对面回访。实地查看农村供水设施、回访当地群众,核查基层水利部门是否真作为、问题是否真解决、群众是否真满意。从专项督导情况看,有103件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剩余3件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加快解决;有联系方式的供水问题回访率达100%,无联系方式的现场走访调查全覆盖,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山东临沂市四举措实现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

  山东省临沂市始终把农村供水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力保障全市农村居民用上放心水、安全水。一是持续开展农村供水大排查大整改及“回头看”活动。4—6月,临沂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问题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市水利局班子成员2次带队进行“四不两直”暗访,对整改进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个县区印发了提醒函,对4个县区进行了挂牌督办,县级自查9805个村供水情况,发现水质、水量、水压不稳定,水费收缴不及时等问题1268项。市级现场复核了1989个自然村供水情况,新发现问题56项,均已全部完成整改。在此基础上,市水利局7月再次开展“回头看”行动,抽查了13个县区部分村庄,共发现问题84个,全部完成整改。二是畅通农村供水问题反映渠道。市水利局在行风热线直播栏目、市水利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和朋友圈公布饮水安全监督举报二维码,在村级公示栏张贴农村供水服务明白卡11549张、走访用户发放230余万张,逐步实现“村村有公示牌,户户有明白卡”。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积极争取省财政“六稳六保”资金农村供水提质和维修养护资金项目,共投资5058万元,均已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农村供水提档升级工程,共投资8.8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亿元,投资完成率90%。四是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责任。“116”供水服务热线接到转办问题后,有关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供水企业维修队伍同步跟进。各县区农村供水公司在配备应急、维修队伍的同时,按照辖区内镇村分布情况,将镇村划分为网格,补齐备足人员物资,会同全市8248名管水员,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江西赣州市多措并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江西省赣州市紧盯农村供水存在的季节性水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抓整改、压责任、强管理、护水源、提服务等方面入手,持续提高农村供水质量和服务质量。一是举一反三,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2021年7月,赣州市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县开展农村供水问题大排查和隐患整改,建立农村供水工程一厂一策。全市共摸排存在供水问题隐患农户30513户,通过实施495处农村供水工程,解决排查出的饮水问题隐患,截至9月底,已开工144处,已完工22处,计划年底前全面完工。二是高位推进,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分管副市长专题研究部署和调度整改工作。7月以来,组织开展了四次由水利局领导带队现场复核,共派出复核组28批次,对问题逐一过筛,推动问题整改。为压实问题整改责任,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发放工作提示函13份,两次召开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视频会,通报工作进展,加快推进问题整改。三是强化督导指导,确保问题整改销号。市水利局对农村饮水反馈问题实行专人跟踪督办、清单化管理,强化与各县的沟通协调,联合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时间表。通过全力推动,发现的45件问题中,已有38件得到有效整改。四是加强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理和应急保障。2021年,赣州市加快组建县、乡两级供水服务机构,着力破解供水主体多元化、各自为阵、管理体制不顺、未形成工作合力等问题。安排200万元市级资金,开展农村供水水质监督监测项目,通过选定的第三方服务,以飞检方式开展供水水质监督监测工作。2021年落实市本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培训资金25万元,与专业化公司签订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技术培训协议,全年培训运行管理人员300人次,提升末端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作者:    责编: 高博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