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水利部公布《2019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P. 52

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2019





            (四)抗旱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水利部科学决策、优化调度,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

              众主动应对、积极防御,有效保障了旱区群众生活用水、保证了粮食丰收、维护了生态基本用

              水、最大限度满足生产用水,维护了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9年全国旱情高峰期投入抗

              旱劳力2527万人,开动机电井582万眼、泵站6.96万处、机动抗旱设备654万台(套)。全年累

              计投入抗旱资金114.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9.68亿元)、抗旱用电56亿度、用油36万吨,完成

              抗旱浇地面积23553千公顷,抗旱挽回粮食损失249.13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173.99亿元。



                   1.有效保障旱区群众生活用水


                   旱区各地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把确保群众生活用水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山

              东省采取新打机井、启用备用水源、延伸供水管网、疏挖引水渠、修建应急水源工程等方式

              开辟水源,尤其是对地处偏远地区、短期内在当地无法解决饮用水源的,通过部门包村、干

              部包户、村村互助等方式,采取拉水、送水等措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全省解决65.58万

              人和1.24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问题。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六大水库持续保障六安、霍山、金

              寨、叶集城镇供水,全面摸排饮用水困难人口,因地制宜采取城市管网延伸、水厂联网并网、

              启动备用水源、修老井、打新井、截潜流、掏山泉、应急提水、拉水送水及优化水库、灌区、泵

              站工程调度等措施,先后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5.59万人。



                   2.有效保障农业灌溉和粮食丰收


                   旱区水利部门科学制定灌溉方案,通过蓄水、调水、补水,全力保障农业灌溉。湖北省引

              丹灌区累计灌溉用水4.4亿立方米,确保灌区80千公顷水稻、26.67千公顷旱地用水。江苏省

              三大跨流域调水系统(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和其他沿江口门全年累计抽引长江

              水约234亿立方米,确保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保障粮食增产丰收。江西省沿江滨湖地区

              利用长江鄱阳湖水位较高的有利时机,做好引水抗旱工作,南昌、九江、上饶、景德镇 4 市

              13县(市、区)共引水9717.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2千公顷,为保障粮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48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