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09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P. 33

比,断面形态基本一致,主槽左淤右冲,河底趋于平坦。

                        巴彦高勒断面2009年汛前与1992年汛前同期比较[图2-4(b)],断面形态变化
                   不大,但河床局部冲淤变化较大,主槽萎缩,总体淤积。2009年汛前与2008年汛

                   前同期相比,断面形态总体变化不大,仅局部有冲淤。
                        三湖河口基本水尺断面2006年以后不再施测大断面,改用基下220米测流断
                   面(该断面2002年启用)。三湖河口断面2009年汛前与2002年汛前同期比较[图

                   2-4(c)]断面形态变化较大,主槽左移,深泓冲深,断面过水面积增大。2009年
                   汛前与2008年汛前同期相比,主槽整体左移冲刷变深。

                        头道拐断面2009年汛前与1987年汛前同期比较[图2-4(d)],断面发生了较大
                   的冲淤变化,主槽右移190多米,变宽浅。2009年汛前与2008年汛前同期相比,
                   主槽宽度缩窄约40米,河床底部总体发生一定的淤积,断面过水面积减小。


                   (二)黄河下游河段

                        1.河段冲淤量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黄河下游西霞院—利津河段总体为冲刷,总冲刷
                   量0.920亿立方米,各河段冲淤量见表2-3。


                                  表	2 -    200 年10月〜2009年10月黄河下游各河段冲淤量


                                  西霞院—      花园口—      夹河滩—      高 村—     孙 口—     艾 山—    泺 口—
                       河  段                                                                        合  计
                                   花园口       夹河滩       高 村      孙 口       艾 山      泺 口     利 津


                    河段长度(公里)        109.8    100.8     77.1     118.2     63.9     101.8   167.8    739.4

                    冲淤量(亿立方米)      -0.095    -0.271   -0.209    -0.219   -0.045   -0.038   -0.043  -0.920

                    注 “+”表示淤积,“-”表示冲刷。


                        2.典型断面的冲淤变化

                        黄河下游河道典型断面冲淤变化(大沽高程)见图2-5。2008年10月〜2009
                   年10月,典型断面的冲淤基本上发生在主槽内。与2008年相比,花园口断面主槽

                   深泓左移约500米,深泓有所抬高,主槽有所展宽,主槽过水面积略微增大;其

                   他断面主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刷,丁庄断面主槽深泓发生较大的冲刷,主槽变
                   得窄深。





                   THE YELLOW RIVER 黄    河
      24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