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000/2018-00231 | 信息所属单位:水资源管理司 | |
发布机构: | 水利部 | 成文日期:2018年07月02日 | |
名 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923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水资源办字[2018]16号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5日 |


一、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流域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水资源无序开发,黑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尾闾湖泊干涸,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上下游水事矛盾突出。2001年,国务院批复《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以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核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流域实施统一调度,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累计进入狼心山断面水量109多亿立方米,年均6亿多立方米;其中,近五年通过加大科学调水力度,累计进入狼心山断面水量40.27亿立方米,年均8.05亿立方米,较上世纪九十年代年均增加4.52亿立方米;2005年以后连年实现了狼心山东河、西河全线过流,居延三角洲绿洲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公里,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东居延海已实现连续13年不干涸,面积维持在40平方公里左右,居延海湿地水域面积达6.3万亩,尾闾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经国务院审批、1997年水利部印发的《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规定了不同来水频率正义峡水文断面应下泄水量,充分考虑了上中下游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考虑到黑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受流域水资源条件制约,在平水、枯水年份,重点保障东河绿洲核心区用水;丰水年份,在满足核心区用水基础上,逐步加大向西河配水规模,向绿洲边缘地区、生态脆弱区输水和多年未灌溉生态区配水,实现东西河全线过流。从近期流域水资源条件来看,难以实现向西居延海进行生态补水。
三、下一步,我部将从巩固现有水量调度成果和流域区域长远发展考虑,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省(自治区),加强西居延海功能定位、合理规模等问题研究,进一步研究论证恢复西居延海一定面积湿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积极推进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高黑河中下游水资源配置能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