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领导讲话
  • 重要动态
  • 制度方案
  • 河湖长谈
  • 基层实践
  • 媒体聚焦
  • 工作简报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工作专题 > 全面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真抓实干 夺取新胜利(聚焦·代表团开放日)节选
      2019-03-12 17:42  

      云南: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

      3月7日,云南代表团驻地。现场媒体记者众多,摄影摄像器材林立。

      “能否介绍一下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效?”随着本报记者的提问,洱海话题成为会场焦点。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湾桥镇古生村,走上木栈道,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句话描写的如画美景正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洱海。但这幅“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美景,却一度因为洱海水质受到污染而被破坏。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水质逐渐有了改善。

      如今,洱海的治理保护成效如何?3月7日,在云南省代表团开放日现场,与会代表给出了答案。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洱海治理保护作为压倒性的政治任务,不敢有丝毫懈怠。”作为洱海河长,云南省省长阮成发代表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洱海治理的举措。

      几年来,云南通过环湖集污治理,初步建成覆盖全流域遍及城乡的雨污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同时,在流域内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并关停了不少环湖企业。此外,投资160多亿元推进治理项目建设,群众配合生态搬迁1806户,关停不符合排污标准的餐饮客栈近2500家……

      “那么效果如何?”记者追问。

      “2018年,洱海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水,5个月Ⅲ类水,水质为2015年以来最佳。洱海保护治理成效初显。”面对提问,阮成发代表说,“但是,稳定向好的拐点没有出现,我们对成绩不能高估,洱海保护治理任重道远。”

      “湖泊治理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钟摆现象,可能好转,也可能恶化。湖泊保护治理要尊重科学,要有战略定力和韧劲。”阮成发代表的观点,得到了多位代表的认可。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杨健代表持同样看法:“洱海流域绿色生产的方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水质和水生态仍然处于复杂的波动变化期,影响水质变化的气温降雨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水质依然存在反复的可能性。”

      洱海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云南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心坚定不移。

      发言中,有代表建议,扩大洱海核心保护区,解决好洱海周边房地产开发、旅游无序发展、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同时,推动洱海向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发展,建设苍山洱海大景区。

      在开放日活动结束后,在云南省大理州环境监测站工作的杨晓雪代表在会场向记者谈起了她对这片美丽山水的特殊情感:“我从小在洱海边长大。洱海流域是中国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守护好这片蓝天碧水,也希望大家都参与保护治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洱海保护参与者。”

    作者:赵兵 李茂颖   责编:杨柳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