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领导讲话
  • 重要动态
  • 各方行动
  • 制度方案
  • 河湖长谈
  • 基层实践
  • 媒体聚焦
  • 工作简报
  • 图片视频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工作专题 > 全面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 基层实践  
    从圩长到河长的千年传承——记江苏常州市金坛区建昌圩河湖保护变迁
      2017-11-13 16:47  

      □姚锁洪 蒋建君 吴頔

      今年3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作为苏、浙、沪、闽、皖五省(市)唯一的乡镇级河长制代表,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片河长制工作培训班暨现场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做法。

      直溪镇从2014年开始实施河长制,追溯这里河长制的前身,可以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圩长制”: 组织严密 纪律严明

      铜锣和竹牌——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建昌圩文化中心保存着的这两件藏品,是数百年前防汛巡圩时的必备品。这两个“老物件”,记录下一部建昌圩由“圩长制”到河长制的变迁史。

      建昌圩至今已有1770多年历史。它四面环河,风光旖旎,地貌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春秋时代吴国季札于此封疆;《天仙配》的故事发源于此;三国东吴陈勋于破岗渎开辟漕粮水道;南朝梁武帝与山中宰相陶弘景,在齐梁故里的书简亦经此往来。明朝正德年间,天荒湖名医邓伯羔治好皇后重病,皇帝问他要什么封赏,他答道:“家乡地势低洼,大水来时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叩请皇上下旨建圩造福百姓。”

      皇帝下了一道圣旨,筑起八十里长堤,并建起“四闸八洞”,带兵筑堤的将军感叹道:“筑堤建圩,繁荣昌盛,建昌也。”于是就有了现今的太湖流域第一大圩——建昌圩。

      建昌圩总长90公里,圩区面积16万亩。据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建昌圩自古就有“圩长”, 圩堤的管理实行“圩长”负责制。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昌圩还设有董事会,下设塘长和圩长。到了汛期,老百姓按田亩出丁上堤护圩,10人为一小队,30人为一中队,100人为一大队。护圩期间,即使奔丧也不好请假。特别是夜晚巡圩传牌子,就更加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明。牌子一般由圩长发出,用竹片制成,上有编号并写有“接到速传、遇险速报”的字样。大圩圩长大多在圩堤上的帐篷内坐镇,“定更点香,按香发牌”,在敲打“一更”也就是“起更”时点燃第一支香发出第一号牌,然后一支香发一个牌。从晚上8点开始发牌,到第二天早晨8点停牌,一夜点12支香,发12个牌。到最后清牌,这牌还要按序一号一号地传到指挥部,不得乱一个序号,不得错过一个时辰。哪段出了问题,圩长心里有数,一一记在功过簿上。而且,每到汛期圩区就热闹起来,舞龙灯,跳鱼灯,以祈上苍保佑风调雨顺。1949年以前,建昌圩有“抗洪大锣一声响,男女老少一齐上”的乡规民约。

      建昌圩自古以来就建有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多次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制度共有五条:一是除险加固制度,做到专人定期巡逻,发现险工地段立即加固;二是圩堤维修制度,每年秋收以后进行一次冬季圩堤培修;三是养护制度,圩堤四周不准乱种作物,不准取土和放牧;四是涵洞闸门使用制度,按规定水位启闭,按规定程序操作;五是评比奖惩制度,定期评比并奖优罚劣,召开大会公布于众。

      河长制:率先试点 实现升级

      随着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接香巡圩”、圩董事会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治水的优良传统和制度传承了下来。

      2014年,直溪镇以建昌圩为试点,率先实施河长制,明确镇党委书记、镇长为镇级河长,各沿河村主任为村级河道长。村级河道管护由所在村委会负责,由各村组建管护队伍,将管护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

      直溪镇建立了河道、圩堤、泵站、田间建筑物“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责任,建立镇、水利站(管护公司)、村三级考核机制,镇政府与村、水利站与管护公司、村与管护员层层签订管护责任状,按照一套班子、一家公司、一支队伍、一张网络图、一张布置图、一套管理资料、一套管护标准、一套标志桩牌、一套装备、一套考核制度“十个一”标准,公开管护目标、管护人员、管护标准,定人、定岗、定酬金。镇级河长一月一巡查,水利站每周一巡查,村级河长三日一巡查,管护公司每日巡查,并做到管护内容村每月一汇报,镇政府年终一考核,与村级绩效挂钩。镇财政一年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强化部门联动,率先试行河道管护“属地管理”,村委会把水法律法规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流动宣传车、公告、板报、横幅、橱窗向群众宣传;对河堤乱垦乱种、乱搭乱建,村干部实时监控,水政监察中队周周巡,水利站、派出所、镇管办联合查,形成合力。

      直溪镇的河长制建设是金坛区河长制工作的缩影。继承传统,不断提升,在探索中实现新的升级,金坛区正开启河湖保护的新征程。

    责编:李硕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