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9年专题报道--灌区水效果领跑者
山东潘庄:高效节水灌溉 助推水效领跑
  2019-06-14 16:22  

  本站讯 潘庄灌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5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4万亩,是山东省第二大灌区。自开灌以来,累计引水478亿立方米,年均引水10亿立方米以上,在保障灌区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用水、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来骨干工程建设和末级渠系改造,灌区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余万亩,在节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科技运用等方面不断摸索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以节水为中心,开展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潘庄灌区坚持以节水改造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重点,积极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渠道输水效率,对总干渠实施了防渗处理,其中新建渠道39km,护底24.4km,衬砌维修35.1km。通过渠道防渗工程的实施,减少了渗透损失和泥沙淤积,增加了下游的输水能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田间高效节水方面,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表水丰富的地区,大力开展了“一泵一网一卡一表”的灌溉模式;在地下水较好的地区,实施了“机井+射频卡”的灌溉模式;在自流灌区,对各级渠道进行了防渗衬砌。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灌区运行管理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对原管理所进行优化整合,成立了4个正科级编制管理所,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

  二是人员管理改革。对不适应原岗位的人员实行内部调配,对副科级以下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不断优化人员配置。

  三是管水调水改革。多年来,认真搞好测水量水工作,做到用水前有计划,用水中有记录,用水后有总结,灌区对各县(市、区)都实行了“按方收费”制度,多用水多交费。

  四是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围绕“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深化农田节水灌溉管道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探索的不同管理模式。武城县建立健全了“县灌溉服务中心+用水协会+村水管员+灌溉服务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职责明确、层层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平原县完善了“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宁津县采取移交村委会、协会管理或承包给个人管理或由水管站直接管理等多种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多元管理、政府考核、以奖代补”的新型管理机制。

  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

  2017年,灌区管理局在总干渠沿线铺设了100km的专线光缆,组建了独立的潘庄灌区信息化局域网,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应用于灌区管理,在管理局机关建立集信息采集-处理-决策-反馈-监控为一体的调度信息中心,保障了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

  通过实施灌区信息化系统,能实时掌握总干渠上水情变化动态,逐步收回了总干渠上主要引水闸的控制权,提高了灌区科学、统一调度的能力。经测算,每座引水闸约比过去减少引水量20%-30%,通过尚庙闸入马颊河的输水率由原来的48%提高到现在的58%,下泄水量增加了10%,有力支持了下游用水,确保了计划用水调度的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

  广泛宣传,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灌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标语和水法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宣传节水理念,对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工程施工、资金整合以及成效等加强宣传报道。

  潘庄灌区管理局在总干渠沿线的重要渠段路口等地设立节水标示牌55处。每年利用水法宣传周,沿引黄总干渠,深入乡村、社区、集市等地,设置宣传展板车,利用广播、讲课、散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向社会宣传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节约用水的意义、水资源保护的要点和方法等,呼吁大家共同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2019年水法宣传周,灌区管理局出动宣传车3辆,张贴宣传彩页230余张,发放法律法规相关资料600多份,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水、人人爱护水的良好氛围。

总干渠渠道

远程闸控

  测流房 

  测流房

  水法宣传 

  水法宣传

责编:魏永静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686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国徽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纠错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