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实施水利扶贫三年行动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媒体关注
中国财经报:行走基层—重庆武隆“小农水”滋润农业富了民
  2019-07-10 13:26  

  “过去种庄稼靠天吃饭,收不抵支;现在依靠水利设施改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收入比过去增长了10倍以上。”42岁的肖天华一边把刚刚收获的莲白、番茄等果蔬装上货车,一边说起身边的变化。

  肖天华是重庆市武隆区双河镇荞子村凉水组村民,全家5口人,承包了10亩山地。过去,由于时常遭受旱涝灾害,他种植的玉米等作物产量低,入不敷出,生活拮据。

  近年来,在国家水利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在海拔1280米的山坡上建起一座可储蓄300立方米水的小山塘,将自家承包地周边的雨水收集起来,既能防洪,也能作为灌溉水源。

  他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建起蔬菜大棚,将山塘里的水通过管道接入大棚,利用滴灌技术设备,对大棚农作物适时补水,保证了各类瓜果蔬菜的用水。

  如今,他种植的莲白、番茄、辣椒、四季豆、苦瓜等果蔬远销各地市场,每亩大棚年产值达2万元以上。全家收入去年达20万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如今,武隆区近20万群众依靠水利设施改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走上脱贫增收之路。

  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在内的5小工程,是“小农水”的统称。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实施进程中,武隆区依靠水利部的对口帮扶,通过实施财政奖补机制,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建设小水塘、山坪塘,为农业增效、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

  2018年底,全区累计投入3.93亿元,完成11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推进3座小型水库主体完工,在建小型水库4座。

  武隆区水利局副局长刘忠宁介绍,为鼓励群众兴建适合实际需要的小山塘、山坪塘,区水利、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奖补机制。

  根据测算,兴建一个储水量为5000立方米及以上的山坪塘,共需投资8万元。为减轻农民负担,他们采取民办公助的奖补措施。建设一口小山塘、山坪塘,政府给予6.5万元财政奖补资金;建设一口储水量5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山塘,政府给予24万元财政奖补资金。这些奖补资金用于保障山塘坝体安全、溢洪道设施安全、山塘清淤及完善排水设施等方面。

  双河镇镇长湛鸿介绍,在上级的支持下,全镇8个村、40多个村民小组的1.2万名群众,利用“小农水”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重庆渝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合兴是湖北长阳人,得益于水利设施的改善,他前些年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武隆区木根村,流转当地村民4800亩土地,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

  武隆区在王合兴租赁的土地上兴建了40口小型水塘,储水总量达2.1万立方米。同时,完善了交通、通讯、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并给予水费优惠。

  王合兴吸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园区内种植了40多个品种特色高山蔬菜,其中11个品种拥有国家“绿色认证”标志,产品销往香港及国内其他地方。随着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特色果蔬成为游客“后备箱经济”的重要内容。

  2014年底,武隆区识别市级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15909户55449人,贫困发生率14.8%,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215元。

  水利部挂职干部、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朱闵丰介绍,得益于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17年9月,武隆区顺利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评估检查的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

  2018年,武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6亿元,增长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0元,增长10.7%。全区完成减贫660户2049人,未脱贫人口减少到979户291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8600元。

责编:李霞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