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实施水利扶贫三年行动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进展成效
“禹工”移山 ——云南省西畴县水利扶贫实录
  2018-12-04 17:28  

  □本报云南采访调研组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这段充满辛酸与无奈的顺口溜,是历史上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的真实写照,一辈辈西畴人在与自然艰难抗争中播种着希望。有26万多人的西畴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石漠化率高达七成以上。如今,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历史正在被改写。

  11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黄金季节。“今年,西畴县柑橘总产量约2亿斤,可实现总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增收1700万元。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猕猴桃产业园区,明年就能挂果。” 在多依坪自然村的尖山上,省水利厅派驻西畴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此里能布信心满满地说。

  2016年以来,云南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水利精准扶贫的要求,挂钩帮扶西畴县,统筹帮扶力量,全力加快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山还是那座山,水却不再是那方水。在西畴,水和水利人,赋予了石头山新的内涵,滋润了山,滋润了心,也滋润了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日子。

  饮水安全补短板

  幸福生活晒出来

  下午4点多,75岁的乌再仙坐在家门口懒懒地晒着冬日暖阳。今年是搬到甘塘子村的第57个年头。“在这个石头山上,挑了近50年的水,清早起,不用去挑水的日子已经有七八年了。去年,自来水也入了户,大儿子说了,节约点,再攒点钱,就买一台洗衣机。”乌再仙说这话时,眼睛里亮亮的。

  乌再仙家所在的西畴县兴街镇甘塘子村,和县里大部分村子一样,饮水安全曾是困扰山区群众的大难题。现如今,全县已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726件,新增建设人饮小水窖2.7万余件,项目新增解决18.13万人、改善10.6万人的饮水无保障问题。扁担、水桶、小水窖已成愁苦记忆,取而代之的是自来水入户。

  “老伴黄祖德走了七八年了,不用挑水的日子他没能过上,哪能想到,现在自来水管都入了户。如果能早几年过上这好日子,他出门去给人看病时,也不用牵挂家里吃不吃得上水了。”乌再仙继续跟我们拉着家常,说着说着低下头去拭了拭眼角。

  乌再仙有五个孩子,大儿子黄传奎家去年已经脱贫。黄传奎说:“政府一直在帮助我们,我们更要积极努力,我也会帮助家人争取早日脱贫。”

  来到西洒镇老塘地村王青永家时,80岁的苗家老人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正在准备晚饭。安装在院子正中央的自来水管格外显眼,尽管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但挑了一辈子水的老人一时还改不了在缸里舀水的习惯,依然在自来水管出口处放置了一口小水缸。她49岁的儿子侯廷书看到我们背着相机,就拉上妈妈请我们在水缸前拍了照,不善言谈的母子用满脸笑颜传达出他们的幸福生活。

  高山流出幸福水

  兴产富农扛起来

  多依坪村的尖山较周围的山海拔高,视野好,爬上山顶,西畴县“三光”片区尽收眼底。三光片区因“树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而得名。

  如今的三光片区,低矮的山丘和猕猴桃种植园此起彼伏,紧密相连,红色的“国家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标牌、蓝色的“大禹节水”标牌立在小山坡前。园地里一个个写着“山区小水网”的蓄水池像珍珠一样散落着。

  山还是那些山,水却转了弯。

  太阳能光伏提水站把龙树冲坝塘的水提上山顶后,27.6公里的输水管网把31个蓄水池串珠成链,织出了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区的“互联网”。

  坝连泵,泵连池,池连管、管灌田……一条条水脉,把山外人、山里人紧紧连在一起。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山乡人们,借着扶贫的春风引进了浩弘农业、兴牧牧业等龙头企业。企业投资,群众投劳,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林业、山地牧业和乡地旅游业。西畴县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在加速农村经济繁荣的路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环望尖山下,原来经果林为零的多依坪村、老黑箐苗族村、罗汉冲村等周边几个自然村,现在被上千亩的猕猴桃园区包围着。镶嵌在绿色中的村庄,在夕阳暮色中炊烟袅袅。

  精准扶贫强助力

  水利精神干出来

  云南省水利厅挂钩帮扶西畴县23个贫困村,厅党组成员都率先切实把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今年年初以来,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刚5次深入西畴县调研指导定点扶贫工作,研究制定分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水利厅各处室、单位均有帮扶计划。据统计,2016年以来,水利厅捐款捐物,共投入精准到户帮扶资金312万元,落实省级以上水利项目资金3.21亿元。

  “愚公能移山,‘禹工’善引水,水利扶贫是真扶贫、扶真贫。”西畴县委书记蒋俊竖起大拇指说,“说起西畴,原来我喜欢说岩头村,一个只有15户人家,坐落在峭壁上的小山村。很多来扶贫的水利干部都知道岩头村李华明的事迹,为在悬崖上修路,李华明他们历经12年的坚守和苦干,将搬家转变为搬石头,终于圆了祖祖辈辈的通路梦。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愚公。现在,我也常说‘禹工’,来扶贫的水利干部都有几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精神,作为水利厅帮扶西畴的桥梁,他们在一线落实工作,反映真实情况,加强沟通联系,认真解决群众现实困难,帮助西畴群众圆了祖祖辈辈的通水梦。”

  2012年以来,西畴县共治理石漠化140.2平方公里,从以小水窖建设为主转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入10亿多元,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3万余件。

  “县水务局紧紧抓住水利厅挂钩帮扶的好时机,以水利项目为支撑,通过制定规划‘引’水、技术到位‘建’水、用五小水利‘蓄’水、推行河长制‘管’水、创新机制‘活’水的模式,做好水文章,支撑西畴经济社会发展。”西畴县水务局局长朱锋说。

  顺着水路拓富路。西畴县在扶贫攻坚的路上,闯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誓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采访调研组成员:董自刚 刘彦海 陈锐 张灯林 席晶 师晓莹)

责编:杨非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