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7年专题报道--砥砺奋进水惠民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开启新篇
  2017-10-11 16:36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党中央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体现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起到空前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近年来,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能力逐步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为6040.2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35.3%和4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2,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73.4%。以用水总量的微增长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中高速增长,保障了水安全。

  强化顶层设计,严守“三条红线”。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这一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五年来,水利部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采取过硬措施,以严格考核为核心抓手,全面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各地一张蓝图定红线,一张蓝图有人管,一张蓝图干到底,把“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把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情况作为“一票否决”的内容。水利部连续3年开展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考核推动了地方各级政府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水资源管理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促进水资源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当一项项硬指标成为刚性约束,当考核结果与政绩考评正相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倒逼效应,开始逐渐显现:用水总量得到有力控制,用水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强化红线约束,全面启动双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对“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做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各省(区、市)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编制印发了“十三五”双控行动落实方案,广泛动员,精心实施,全力推进各项任务措施落实。五年来,双控目标责任制基本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行业节水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进展明显,水权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双控行动的着力推进,为经济社会用水量设置了“天花板”,为用水方式设置了“紧箍咒”。

  落实节水优先,建设节水型社会。五年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全民节水行动计划》等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在宏观架构层面,对“十三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五年来,各地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把节水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纷纷出台法规、编制规划,加强节水工作。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加快用水方式转变,对经济社会用水全过程、关键环节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挖掘节水潜力、促进节约用水。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建立节水市场化机制方面不断探索,着力健全节水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用水户节水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江苏、安徽等14省(区、市)出台了地方性节水法规,北京、山东等17省(区、市)编制出台节水中长期规划。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制订用水定额,建立了省级用水定额体系。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名录建立,800个重点用水单位纳入国家名录,31个省(区、市)均公布了省级名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姚润丰)

责编:李姗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