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7年专题报道--砥砺奋进水惠民生--防汛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
以人为本防治山洪灾害
  2017-09-29 10:57  

人员转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累计投入19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9亿元,地方建设资金31亿元,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之一。

  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成

  通过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被山区广大群众和地方政府誉为“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全面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组织水利设计、科研、水文部门和公司专业人员,与基层县、乡、村管理人员协调配合,完成了100多万个村庄山洪灾害调查,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开展了20多万个沿河村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分析确定了预警指标、划分了危险区,为编制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实时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建成了目前规模最大的山丘区实时雨水情监测网络。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新建了自动雨量、水位站7.5万个,布设简易监测站30万个,加上共享的水文、气象等站点3万个,有效增加了山洪灾害防治区雨水情监测站网密度,部分边远山区雨水情传输时间缩短至原先的八分之一,总信息量增加了100余倍,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目前规模最大的雨水情实时监测网络。

  建成了2058个县级、305个地市、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雨水情等基础信息及时入库、汇集,共享水文监测站点和部分气象监测站点信息,实现了自动监测、实时监视、动态分析、统计查询、在线预警等功能,实现了中央、省、地市、县级雨水情信息和预警信息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初步建成了基层预警系统。按照“因地制宜、土洋结合、互为补充”的原则,在山洪灾害防治县、乡、村配备140多万处预警设施设备,为乡村基层防汛责任人发送和传递预警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

  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建立了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县、乡、村、组、户5级责任制体系,编制或修订完善了县、乡、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制作了警示牌、宣传栏,发放了明白卡,组织了1635万人次培训、演练,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开展了山洪沟防洪治理试点。完成了431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保护2504个行政村,保护人口389万,在山洪沟所在小流域初步建成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部分地区将山洪沟治理与新农村整治相结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环境,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

  开拓性地发布国家层面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水利部、中国气象局联合面向公众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为地方山洪灾害防治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公众主动防御山洪灾害的意识。

  山洪灾害防御效益显著

  从近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来看,通过项目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实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的目标,发挥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据统计,十八大以来,已建项目累计发布转移预警短信5146多万条,启动预警广播54万次,转移人员1532万人次,避免人员伤亡数188万人次。近年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年~2010年,全国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1079人,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65%~92%(其中2010年为92%,死亡失踪2824人)。自2011年项目逐步建成投入运用以来,年均因山洪灾害死亡约400人,较2000年~2010年年均死亡人数大幅减少60%以上。

  默戎奇迹

  2016年7月17日,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5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03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05毫米,强降雨期间,古丈县防指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广播626站次,预警短信1188条,多次电话通知有关部门和默戎镇防汛责任人加强巡查防守。12时5分,默戎镇龙鼻村后山约1万方泥石流倾泻而下,冲毁房屋5栋14间,灾害发生前,村干部组织龙鼻村500多人都已及时转移,无一人伤亡,被媒体称为“默戎奇迹”。

  信宜转移

  2017年5月20日,广东省信宜市6小时最大降雨量430毫米,超过当地历史极值,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信宜市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向8000多名责任人发出4万多条预警短信,乡村干部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未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因山洪灾害死亡4人,大大低于2010年台风“凡亚比”所致强降雨造成的死亡人数(20人死亡、27人失踪)。

  黎川预警

  5月7日至8日, 江西省黎川县遭遇暴雨袭击,平均降雨量142毫米,最大降雨量为德胜镇云屯洲269毫米,县防指及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县防办按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警报提示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利用预警广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向沿河村镇预警,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1703人,无人员伤亡。

  社会防灾水平不断提高

  提高了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主动防灾避险能力。通过宣传并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在重点部位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山洪灾害危险区的范围和分布情况,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人民群众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了人们的自救意识和互助能力,同时也指导人们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中主动避开山洪灾害危险区,不断减少危险区人员、财产与基础设施的聚集程度,降低山洪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全国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知晓率、山洪灾害避险技能掌握率、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公众满意度分别为88%,85%,91%,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整体提高了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主动防灾避险能力。

  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成,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科技防御的手段,是一个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典型工程。通过监测信息接收与传输、预警信息发布等,可以在10分钟之内将预警信息提供给各级防汛部门,同时将信息传递到乡、村、组。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获知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使传统的防汛减灾服务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助力精准扶贫。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及西南地区,其中有山洪防治任务的贫困县共777个,这些地区同时也是山洪灾害易发区、频发区。通过山洪灾害防治投入,可有效减免贫困地区山洪灾害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避免“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现象,使69804个贫困村4429万贫困人口受益,助力贫困县摆脱贫困,保障贫困地区来之不易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责编:李姗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