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成就和政策的变化 深刻领悟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6-10-11
【字体:

灌排发展中心党委书记 主任  李仰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解放初“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宗旨,占据着最高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水利建设和政策的发展变化,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从农村水利建设成就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角度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国情下,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兴农田水利,为解决人民群众吃饭、喝水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奠定了基础。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到2015年底,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座、大中型灌区7700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灌排泵站42.4万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88亿亩,排涝面积3.25亿亩,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214亿公斤。灌区生产了占全国总量约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农田水利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石。二是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共解决了2.73亿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5多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人口比例达8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6%,供水保证程度和水质合格率均大幅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是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1949年美国政府白皮书就说“每个中国政府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并预测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90年代美国专家布朗先生仍然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到头等大事来抓,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2015年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已经比布朗先生预测的时候增长了1750亿公斤。事实证明党和政府是有能力、有办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水利政策变化全面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自力更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经济时期,党和政府主要靠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1952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防旱抗旱运动的决定》,毛泽东主席曾经批示“每县都应当在自己的全面规划中,做一个适当的水利规划。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小型水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后来,农业学大寨,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1980年,以大中型灌区为骨干的全国灌溉工程基本框架形成,灌溉面积达7.33亿亩。

  2、实行多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和水价改革的措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和效益。改革开放后,农村水利实行两个支柱,一把钥匙的改革措施。两个支柱是农业水费改革和水利多种经营,一把钥匙是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管理办法》,批转了水利电力部《关于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工作报告》等文件。强调国有大中型灌区、泵站管理单位供水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水费改革缓解了灌区水管单位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工程使用效益。

  3、建立“两工”制度,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85年后,面对农田水利投资和建设规模滑坡的问题,国务院要求各地建立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要求每个劳动力每年投入10-20个工日用于兴修农田水利,1988年国务院批转了水利部《关于依靠群众合作兴修农村水利的意见》,1989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明确建立劳动积累工制度。之后,各地普遍建立了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简称“两工”,即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村义务工,主要用于防汛、义务植树、公路建勤、修缮校舍等,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应承担五至十个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本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主要安排在农闲时间出工,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应承担十至二十个劳动积累工。通过实行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实行劳动积累工政策,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农村水利建设逐步实现常年化、制度化,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最多年份达到102亿个工日。这一政策为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奠定了基础,98年粮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以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4、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3年内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政策。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中央财政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1号文件,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总书记、总理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出席了大会,明确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大中型灌区、泵站更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规模化高效节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出现建设高潮,领导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国家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2015年达到6214亿公斤,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完善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农田水利工程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难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管养分离、定员定岗。财政部、水利部编制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维修养护标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2012年后又出台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得到完善,简称“会、站、队”:会是农民用水协会和用水合作组织,性质是群管组织,站是乡镇水利站或流域片站(灌溉试验站),性质是行政或事业,公益性组织。队是专业服务队(抗旱服务队、供水服务队等),性质是社会化、企业化服务或准公益组织。目前,深化农田水利管理改革工作还正在进行中。

  6、突出民生水利,全面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84年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加速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七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饮水问题,到2004年解决了2.73亿人饮水困难问题。2005年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并考核完成情况,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卫生部、环保部五部委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到2015年实际解决了5亿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4700万农村学校学生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惠及了全体农村人口,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民生水利在农村水利工作中的具体的、最好的体现。

  7、出台《农田水利条例》,为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们要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2016年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农田水利工作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农田水利规划制度,完善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机制,规范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管理,规定了保障扶持措施,为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发动、规划统筹、建设投入、运行维护、用水管理等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规划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到更高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党治国战略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等决策部署,转变灌溉发展方式、提高灌溉发展水平,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力争到2030年灌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灌溉面积发展达到11.45亿亩,灌溉用水量控制在3730亿立方米,节水灌溉面积达8.5亿亩,高效节水灌溉5.7亿亩。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灌区渠系建筑物和量测水设施、完成泵站更新改造任务。二是灌区信息化建设。三是开展灌区末级渠系管道化改造。四是大力推广喷微灌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五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区划、土地整平、田间道路、林网建设等。六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灌排发展中心作为技术服务单位,我们要围绕中心,积极适应农村水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立足本职工作,全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农村水利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贡献。

责编:姜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