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6年专题报道--纪念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五周年--重点工程--生态建设重点县
  
贵州赤水市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W·E·H”模式
  2016-02-25 17:21  

凤凰湿地公园水系整治

  赤水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总结过去的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水土流失“长治”治理方式的经验基础上,大胆结合国内先进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开辟了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W·E·H”模式。其中:凤凰沟清洁型小流域总投资521.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1206.76hm2。

  一、水系整治“Water system regulation”

  1.在治理凤凰沟小流域工程中,工程措施包括:生态沟溪整治治理0.8km,机耕道2.9km,作业便道1.1km,塘堰整治4口。采取从源头控制水源污染,在人居集中的地方新建生态污水厂,通过“预处理+厌氧处理+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的方式,使得排入小流域的主要污水达到一级B标。

  2.在凤凰沟小流域生物措施包括:经果林90.73hm2,保土耕作308.23hm2,封禁治理807.8hm2。溪沟两侧的耕地采取“经果林+作物栽种+保土耕作”的方式,林地采取封禁治理模式,其他类型的地类根据实际采取保护,使小流域内水土流失为零。

  3.在凤凰沟小流域区域内,增设垃圾池,收集生活垃圾。树立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创新建管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治山治水、保水保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建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防治水平较高的综合示范样板。

  二、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

  1.凤凰沟小流域项目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集中力量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结合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点面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果林,建设生态旅游景观,培育致富产业;调整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思路,一律禁止新开垦荒山建设梯田,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发生。

  2.结合治理工程积极开展项目科研。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站与长江委长江科学院、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开展“3S”、遥感等科研工作,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地理优势,研究更能发挥效益的系统治理机制等,让更多的科研项目造福赤水,促进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施性。

  三、人居改善“Habitat improvement”

  凤凰沟小流域项目同时将水土保持工程与农村饮用水工程、村镇排水工程、道路边坡整治工程等相结合,从山上治理延伸到山下和村庄治理,在村庄房前屋后、庭院栽树种花种草,道路主干道两旁建绿化带,公共休闲场地建花池,种花草树木。并把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衔接;坚持合理利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树立长远眼光,以规划为抓手,高效率运作、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精准发力。

责编:魏永静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