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效
  2016-02-17 15:10  

甘肃坡改梯工程

  “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水利部党组的要求,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扎实开展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搞好以规划为主的顶层设计,夯实基础性工作,深化水土保持改革,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贯彻水土保持法取得新进展。一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3月1日,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正式颁布实施,2014年,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制定出台了全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标准。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修订了省级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或条例,有18个省(区、市)出台了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标准,各地制定修订配套文件近3000件,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二是认真履行“两项行政许可”职责。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进一步强化。“十二五”期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3万个,累计开展执法检查近6万次,检查生产建设项目3万多个,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3万多个。三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不断提升。2009-2015年,水利部分两批在全国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活动,通过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增强机构履职能力、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系统提升水土保持依法行政能力,有1195个县通过验收,达到监督能力建设标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行业监督管理职能,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同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共投入人为水土流失防治资金近7000亿元,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近7亿吨。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55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万余条,实施坡改梯2000多万亩,修建骨干和中型淤地坝2000余座,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000多条,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五年来国家继续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京津风沙源区、西南岩溶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在全国700多个县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累计安排水土保持中央投资240多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多,完成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积6.58万平方公里,坡改梯559万亩。在重要水源区和城镇周边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防治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水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凡是经过水土流失治理的地区,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普遍增加10-30%以上,平均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近4亿吨,黄河潼关站2011-2014年平均输沙量仅为1.78亿吨。治理区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每年增产果品约40亿公斤。

  水土保持改革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改革不断深化。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水利部制定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细则》,按照科学引导、积极扶持、依法管理、保护权益的原则,对民间资本投入水土流失治理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民间资本投入逐年增加,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建立。据统计,“十二五”民间资本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达200亿元以上。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及标准,从国家层面规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缴库、使用管理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了水土保持补偿是功能补偿。三是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和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对国家立项审批权限下放的生产建设项目,坚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设施验收权限同步下放,杜绝出现“取消下放审批不同步”的现象。四是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中介服务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两项中介服务不再作为强制中介,由市场自主选择。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和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两项中介服务转为我部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服务费用由中央财政支付并纳入水利部部门预算。五是进一步精简项目前置审批。根据水利部精简前置审批手续、规范中介服务、实行网上并联审批实施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不再作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与项目核准及其他行政审批实行并联办理。六是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方案和验收审批两项行政许可的程序和工作流程。实现水土保持方案和设施验收审批事项由水利部行政审批受理中心统一受理,公开服务指南,制定审批细则,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水土保持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规划、监测、信息化、科技支撑等基础工作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出台了我国首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历时4年多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并于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实施。该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规划》系统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现状和趋势,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要依据,提出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掌握了全国土壤侵蚀的面积、分布与强度及其动态变化,为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和国家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了175个监测分站和736个监测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监测网络系统。印发《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启动实施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按年度发布国家水土保持公报,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持续发布水土保持公报。

  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制定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5-2016年实施计划》。依托国家水利信息骨干网、公共网络通信资源,初步建成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网络,实现了水利部、流域机构和省级的信息传输。建成了全国水土保持普查、重点防治区动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规划等数据库,省级以上水土保持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100TB。开发了包括监督管理、项目管理和监测等内容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初步构建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平台。

  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一批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站、国家级水土保持试验区和土壤侵蚀国家重点试验室。开展了“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等国家“973”计划项目,“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蚀地区坡面水土流失阻控技术研究”等公益性专项研究。在坡面土壤侵蚀机理、流域侵蚀产沙机制、区域水土流失过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总结推广了以坡改梯、坡面水系、雨水利用为主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明显增强,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根据水土保持工作发展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水土保持标准体系表,建立了涵盖综合、建设、管理三大标准类别、14个功能序列,共53项的水土保持标准体系。编制、修订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水土保持调查与勘测规范》等国家标准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等10多项行业标准,现行有效水土保持标准达51项,基本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为水土流失的预防、治理和监督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不断加大。为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在水土保持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成功搭建海峡两岸水土保持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签署了《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交流框架协议》事宜。世界水土保持学会设在中国,我部历时四年开展了世界水土保持学会登记工作,并已正式获得民政部批复,取得了独立的法人资格。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创办了《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期刊(英文,季刊),以开放获取模式发行,这是水土保持领域唯一由中国主办的全英文期刊,目前已出版8期,为全球水土保持科技、教育和管理人员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以“五个一”为重点的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全社会水土保持公众意识明显提升。一是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微信等媒介,以及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方式,不断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制作了《我们家园的水土保持》、《走出坡耕地之困》、《治理流失之痛》等一批水土保持电视作品和公益广告,举办各类新水土保持法培训班、讲座1000余期,印发水土保持法图解30万套,在各类媒体上刊发新法宣传报道2万余条。我部编制的《水土保持读本(小学版)》入选“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成为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教育的课程资源。二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工作取得突破。目前全国共建成104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4个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已成为各地开展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教育实践基地。三是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水利部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工作,五年来共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60个,很好地发挥了典型样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正式启动。水利部开展了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推进水土保持进党校试点工作,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目前宁夏固原、山东临沂等62个地市已将水土保持纳入地方党校课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责编:魏永静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