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藏家儿女喝上放心水
  2015-09-14 08:37  

水利援藏不断加力,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西藏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藏家儿女喝上放心水

本报记者 王 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3日   10 版)

  三道喝水难题——

  设施少、水质差、分布不均。中央投入加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西藏农村地区喝到安全水曾有多难?

  有水,但入不了户。伍金次仁家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米林镇邦仲村,以前生活用水全靠到几百米外的水沟里挑水。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降水丰沛,山泉水是村民主要饮用水源,但水源地离居住点较远,每天需穿梭崎岖的山路背水,这成为居民沉重的负担。

  有水,但水质差。雅砻河流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门中岗村,村民嘎玛央金过去常到河里取水。“可一下暴雨,河水都是沙子和石头,根本没法喝。”家住日喀则市江孜县重孜乡白沙村的旦增大叔也有类似的经历:“村民到河沟取水,但河里经常漂着垃圾,水又脏又苦。”

  有水,但时空分布不均。破“冰”取水是边远牧区冬季解决饮水的一种方式,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马继洋说,在那曲调研时,他看到一位老奶奶,砸开结冰的河面,把一块块竹篓大小的冰块背回家,垒在羊圈上。做饭时,取一块放进锅里,加热融化、沉淀过滤,充当日常饮水,如此艰难的饮水条件完全超出了马继洋的想象。

  “西藏农村地区涵盖设施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气候性缺水三种类型,这种情况在全国很特殊。”马继洋说。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巩同梁说,其实西藏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水量居全国第一,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居全国第一。除了大江大河,流域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有412条,更小的河流不计其数。但西藏地区自然气候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了丰富的水资源转为农村安全饮水。

  巩同梁介绍,解决西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发展西藏水利事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早日让西藏农民喝上放心水,中央水利投入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共安排西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3.77亿元,解决了西藏73万农村居民和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解决了1400多座寺庙、3.23万僧尼和6万多临时供水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西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三种解困模式——

  因地制宜修建蓄水池、挖掘机井、辘轳井等解决饮水难题

  面对成因复杂的饮水难题,西藏水利部门因地制宜,摸索了三种模式。

  在水源充沛的地区修建蓄水池。林芝、山南等地区的很多村庄水源为山泉水,相应解决办法是在山地开阔处修建蓄水池,山泉水汇集到蓄水池后,进行沉淀消毒,然后通过引水管网,把干净的水送到千家万户。2012年,米林镇仲邦村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8万多元,新建蓄水池、取水口、饮水管网等,解决了全村300多人、1000多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在用水十分方便,水也很干净。”伍金次仁说。

  挖掘机井开辟新水源。马继洋介绍,“这是解决农饮安全最普遍的方式。打一口深井,将井水提到高处的蓄水池中,再通过管网送到每家每户。”有了机井,门中岗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因坐落着西藏地区著名景点——雍布拉康,村里游人络绎不绝,借此商机,嘎玛央金开了一家小茶馆,主营酥油茶和甜茶。现在只要拧开水龙头,她就可以用干净的水为顾客制作可口的酥油茶,生意非常红火。“不仅方便,而且更安全,这样的水才敢拿来做生意。”

  白沙村也通过这种方法解决了用水问题。江孜县水利局局长边巴顿珠介绍,江孜县目前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5处,国家投资4167万元,解决了95个行政村3.7万多人及18所小学师生的饮水安全。

  在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的牧区通过开挖辘轳井或手压井解决饮水难题。马继洋解释,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出于两方面考量:首先,阿里、那曲等牧区地广人稀,两三户组成一个自然村组的情况很普遍,且居住点距离遥远。牧民冬天生活在常住点,夏天生活在游牧点,人畜的流动性也为解决饮水问题带来困难。辘轳井或手压井的投入成本低、技术难度相对较小,适合偏僻牧区。

  三个长效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发展用水者协会、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饮水工程易建难管,难题如何破解?

  创新管理机制,让中央投入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益。“部分工程质量出现了‘反弹’,重要原因就是维护跟不上。”马继洋说,各地开始合理调整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比重,为工程后期管护留足空间。

  江孜县的农村安全饮水解决比较好的原因是国家和社会援助资金结合,给予工程管护支持,实现可持续管理,发挥长久效益。

  西藏水利厅副厅长王及平说,近年来西藏普遍出现大旱,有20%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和40%以上的分散供水工程受到影响。同时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使部分工程损坏严重。通过监测,可以迅速对出现问题的工程进行维修。

  目前西藏水利厅正在组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回头看”,整治“反弹”饮水项目,确保工程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引进先进经验,成立用水协会,保障日常维护管理。“农村用水协会经费主要来自水费的收入,用水协会不超过5人。”马继洋说,用水协会多由农村电工等懂技术的村民兼职,除了负责饮水设备维护,还负责灌溉,保证了高峰期顺利用水。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工程运行状况。马继洋说,目前启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已建工程建卡,设置唯一编号。信息卡上标注经纬度、工程类型、验收人员等详细信息,不仅可以实时查询工程运行情况,更能确保每个工程点“有坐标、有标牌、有档案、有制度、有责任人”。

  2015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下达中央投资5279万元,用于建设覆盖西藏74个县的15处区域水质检测中心。

  大批水利援藏干部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水利部第十二期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赵东晓说,西藏水利人才匮乏,过去县水利部门专业队伍不足10人。

  巩同梁介绍,人才援藏,提升了西藏水利队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截至2014年,西藏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达853人,这为西藏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责编:瑶薇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