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5年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组中心组学习
水土保持司交流材料
  2015-11-26 07:54  

  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司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三五”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意义重大。结合水土保持工作,谈两点体会:

  一、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水土保持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绿色发展”提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首度写入、专篇布局了生态建设,全文有30多处提及“生态”,内容较“十二五”增加70%,生态建设所占篇幅前所未有,“绿色发展”在发展全局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前资源生态问题的深刻洞悉和对人民群众诉求期盼的真诚回应。水土资源是生态环境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特殊的国情,水土流失仍是我国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尚有295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30%,其中一半面积的流失强度在中度以上,远远超出土壤容许流失上限。山丘区广泛分布着3.59亿亩坡耕地,西北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96万条侵蚀沟,89%仍在发展扩张,不断损毁耕地、道路及村庄,蚕食群众生存发展空间。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地退化、石漠化问题十分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证明,凡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生态状况必然恶化,群众必然贫困。在水土流失地区,凡是大力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必然好转,人居环境必然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群众就能逐步摆脱贫困,许多地方实现了“山青、水秀、人富、景美”的良好生态目标和小康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700多个县实施了重点治理工程,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普遍增加10-30%以上,平均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近4亿吨,增产果品约40亿公斤,效果非常明显。“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目前全国还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七成以上聚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必须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山区丘陵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为水土流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二、贯彻五中全会要求,扎实开展好“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将从六个方面着手,推动贯彻落实。

  (一)以贯彻水土保持法为重点,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推动省级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和补偿费征收标准全部出台。认真履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两项行政许可职责,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行为,强化社会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二)以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为引领,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刚刚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推动省级规划编制和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加快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制度体系,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水土保持法》规定,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实现可监测、可评估、可考核。组织编制重大防治工程专项规划,积极协调推动项目启动实施。

  (三)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坚持以系统治理的思想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重点治理,加强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坡耕地综合治理和黄土高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确保“十三五”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坡耕地2000万亩目标。

  (四)以深化水土保持改革为核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积极转变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提高效率,完善公共服务。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细则》,细化民间资本参与治理的扶持政策,撬动民间资本投入治理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大幅度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着力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能。充分运用大数据、无人机、“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预防监督和重点治理天地一体化监管示范,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管协同联动,推动信息化与水土保持业务深度融合。

  (六)以国策宣传教育为抓手,切实增强公众水土保持意识。继续深化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载体,依托科技示范园、教育实践基地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有效开展示范引导和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责编:廖晓瑜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