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2015年专题报道--2015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交流发言
宁夏:奋力打造农田水利建设升级版
  2015-01-10 20:12  

创新完善  提质增效

奋力打造农田水利建设升级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2015年1月9日)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宁夏以“节水、增效、惠民”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创新完善“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竞赛促动、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的建设机制,奋力打造农田水利建设升级版,有力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了我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

  一、创新“两个机制”

  一是创新组织机制,三级联动抓农建。自治区高度重视,按照全区“一盘棋”思想,统筹规划,精心部署,建立农建指挥部牵头机制,统一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逐级明确责任和任务,并切实加强督导考核;今年秋冬期间,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先后8次深入一线调研,现场指导,强力推进。水利厅与相关厅局密切配合,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各市县把农建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严格兑现奖罚,形成了领导包抓、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建新格局。二是创新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干农建。充分发挥“黄河杯”竞赛的聚合作用,通过项目支持、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措施,建立了“项目资金带动、地方出资配套、民间资本投入、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机制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激励机制,创新“县指导、乡组织、村实施、民理财”的议事模式,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着力营造多元化投入和管护新格局。通过分类定性、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和落实经费,大力推进水权、水价、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今年全区农建总投资近40亿元,其中民间资金投入占15%。

  二、力推“三个转变”

  一是由粗放用水向高效节水转变。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列为农建首要任务强力推进,近年来已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96万亩,占全区灌溉面积的23.8%,取得了节水、节肥、节劳、节地及提高效率、提高收益的“四节两提高”的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我区枸杞、酿酒葡萄、硒砂瓜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崛起。二是由分散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机械化、新科技推广相结合,将沟渠整治、节水灌溉、道路整修、庄点美化、生态绿化等惠民工程统筹打包,实行山水田林路、沟渠库井坝综合治理,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新突破。三是由人力为主向人机结合转变。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形势,加大机械投入用于挖沟、平田、修路等土方项目,组织群众开展修坡、清渠、植树等人工作业,解决了劳力少、出工难、效率低等“瓶颈”。

  三、实现“四个提升”

  一是有力提升了节水增效水平。坚持紧扣节水抓农建,2008年以来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8个百分点,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的增加值达20-80元/立方米,在用水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取得了用水效率逐年提高的良好成效,以农业节水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二是有力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了群众最期盼的“灌水难、排水难、吃水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全力打造了田成方、林成网、路顺直、灌排畅的高标准农田和“塞上江南”田园风光。三是有力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围绕自治区打造特色、高质、高端、高效“一特三高”现代农业战略,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积极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2014年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5%。四是有力提升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合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和银川、石嘴山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推进农村水系整治、水土流失治理。2014年,银川市获“亚洲都市景观奖”,隆德县麦田景观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农业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继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力推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水平。

责编:李姗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