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14年专题报道--深化改革兴水惠民--水利改革怎么看怎么办
  
魏宝君:靠改革求突破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
  2014-08-04 10:30  

  靠改革求突破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 魏宝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持之以恒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促进甘肃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扶贫攻坚、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新时期甘肃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一、对甘肃农田水利建设“怎么看”

  甘肃十年九旱,虽经多年努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成效,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建设滞后依然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现有灌溉渠系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部分到了设计年限,工程老化失修,致使全省有近60%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局部地方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二是虽然现有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面积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79%,这几年也进行了节水改造,但末级渠系仍未配套,实施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仍存在阻力;

  三是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八成依赖梯田建设,但与之相配套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建设标准低,不能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阻碍了旱作农业和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传统的农田水利组织形式、分散的项目建设模式、粗放的配水设施,不适应规模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二、如何推进甘肃农田水利建设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当前甘肃省农村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必须从省情、水情和农村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项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工作抓紧抓好,使水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是要综合施策,在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上求突破。紧抓政策机遇,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甘肃省委十二届六次会议和《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按照服务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上下互动,将工程建设与水权划分、土地集中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农田节水措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水价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等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和整体推进机制,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参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建管结合,以建促管,以农田水利建设助推高效节水灌溉和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抢抓机遇,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将项目建设这一载体贯穿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个过程。立足区域特点,在兴建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同时,大规模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精心做好规划,把“五小水利”工程与现有水资源工程的配套有机结合起来,把工程建设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成一处带动一片,在推动干旱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要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履行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职责,建立和推行村民自建自管体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三是创新机制,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上求突破。农田水利量大面广、点多线长,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生命线,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纲目,深入研究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拓宽资金渠道,把各类项目的实施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衔接起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乡镇水利站、抗旱防汛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进一步明晰所有权、界定管理权、明确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稳定发挥效益。

  四是攻坚克难,在农田水利改革上求突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水权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按照水利工程的实际供水量、作物种植结构、灌溉轮次定额、法定土地面积等深入推进水权改革,将水的使用权逐步确权到户。培育和建立水市场,促进水权合理流转,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按照“小步快走”的思路和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深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逐步改变农业水价长期倒挂的现状。

作者:   责编:李姗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