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13年专题报道--聚焦纪实文学《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观点荟萃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漳卫南局副局长靳怀堾:一个事关民生的重大命题
  2013-09-30 09:30  

一个事关民生的重大命题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漳卫南局副局长  靳怀堾

  一、一个富有意蕴的书名

  拿到这本书,看到《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的书名,我在第一时间脑海里盘旋的是《诗经·蒹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心中疑惑,作者怎么用了这么一个浪漫而以湿润的书名来诉说一个沉重悲壮的话题呢?后来一想又不对,因为“在水一方”这首“秦风”,诗名虽然让人情动遐想,但诗中表达的中心意象却是:主人公在河畔久久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缥缈难寻、可望难即、追求艰难之意,而不是诗名表面示人的浪漫情调——望文生义岂不误事?!是啊,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千百年来,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事关民生的重大命题,更是困扰干旱缺水地区无数百姓生存的如山一般的沉重话题,其间酿成了多少悲惨苦涩的故事,听来让人鼻子发酸、眼眶湿润。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其过程可谓“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拍着胸脯说这一问题已圆满解决。这样想来,《在水一方》这个书名,还真切中了书中应有之意。

  二、让人悲喜交加的“水民生”故事

  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作家秦岭怀着强烈的悲悯情怀,用饱蘸深情的如椽大笔,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农民的“水民生”,展示了中国农村的“水画卷”。我特别佩服作者运用小说笔法的讲故事能力——通过他讲的一个个“水民生”故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广大农民因水而起的命运、渴望、纠结与奋争。

  读《在水一方》,我的感情是复杂,用“悲喜交加、五味杂陈”形容似乎比较贴切。

  先说“悲”,悲从何来?

  一悲老天之不公,让中华大地水的分布苦乐不均。作者告诉我们:大自然赐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水,总量虽然不算少,但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便捉襟见肘了——人均水资源量的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头重脚轻,像个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夏秋水多,冬春水少”,“涝则汪洋一片,旱则赤地千里”。即使是多水的地方也未必年年、季季、月月、日日丰水,一遇干旱,同样会闹水荒,更何况还有“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等问题的存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断流了、污染了,当母亲河干瘪的乳房里渗出的是毒液,嗷嗷待哺的儿女,爱何以堪?情何以堪?命何以堪?”读到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情除了沉重就是忧患。

  二悲百姓饮水之困,日子过得尤为艰难。透过作者的描述,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饮水之困的严峻与残酷。在缺水的农村,老百姓不但以食为天,而且以水为天——“一些地方,村民挑水、驮水得走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往往是早上披着星星出门,晚上又披着星星回来”;“一瓶水,大旱之年的云南乡村,得在大山里找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甚或,一天”,“一瓶水,可以让学校停课,学生失学,家庭崩溃”。有些极度缺水的地方,人们宁舍一升粮食,也不舍一碗水;“同一碗水,全家先洗菜,再洗脸,然后洗衣,最后再喂牲口”。更有甚者,因为缺水和取水难,一些村庄成为“光棍村”,一些人走上了含恨跳崖、上吊的不归之路。还有一些地方,“由于世代喝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水或被污染的水,冒出了许多‘怪病村’、‘癌症村’、‘绝症村’”……

  作者在表现农村吃水难时,没有更多地叙述过程和介绍情况,而是采用散文化、小说化的方式,讲述了“一瓶水和中国农村教育”、“老母亲找水,儿子找老母亲”、“一匹马和一个家庭的消逝”等几则令人酸楚的故事,真实再现了缺水地方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的的状况,让人如临其境,仿佛触摸到“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农村大地的伤口”。

  因为饮水太困难了,在贵州独山县甲定乡山村坚守11年的34岁的青年教师王炳坤实在待不下去了,他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南下深圳打工。为了挽留老师,村民和学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在王老师要走的那天早晨,“十几个小学生,在他的宿舍门口站成了一排,每个同学手里,都拎着一个小瓶子……一瓶水,一瓶水,又一瓶水……”面对这十几“一瓶水”,王炳坤被感动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天还未亮,72岁的老母亲就颤巍巍地蹒跚在找水的路上。”“她早上出去的,到了晚上,太阳都落山了,还没有回来。”“下葬母亲的时候,哥俩没有忘记,用一个雪碧瓶子,装了满满一瓶子雨水,搁进了母亲长眠的棺材里。”

  “是水,让庹德富生了满肚子的气。如果不是水,他就不用苦思冥想修水窖,如果不是水,他心爱的马也不会死。”“全村的大多数姑娘早就远走高飞,去了有水的地方。但是25岁的大姑娘庹燕如却不能……严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离开了干海子,谁给家里背水?母亲由谁来伺候?两个上中学的弟弟,学业咋办?”

  触目惊心的场景,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人悲从中来,挥之不去,从而更加反衬出党和政府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是及时雨是雪中炭。

  再说“喜”。经过多年的奋斗,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遍地开花、争奇斗艳,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乐章。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给中国广大农村大地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通过“小小水龙头与农民的大日子”、好日子扑面而来的,“书写在农民的脸上,也延伸在农民的脚下”;这种变化既有宏观的,也有中观和微观的;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这正如作者所云:“自来水像一条银色的丝线,牵出了农民内心的许多秘密,当我分享这份秘密的时候,我真正发现了饮水安全带给农民心灵、情感、人性、道德、精神层面的变化。”而作者表现这些变化,同样是用一个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唱出了一曲曲饮水解困、惠及民生的赞歌。这些故事,既有“自来水与乡村‘三乐’”的喜洋洋场景,让我心向往之、逍遥游之。也有“有了自来水,咱不再担心成为‘末代农民’”的豪迈情愫,让我与村民一起感叹:饮水安全最大的好,就是留住了乡村的人!还有更改村名让“村名走进饮水安全时代”的流行时尚,让我与作者达成共识:农村“未来的路,流水潺潺”!

  是的,中国农民最纯朴本分,最吃苦耐劳,也最容易知足感恩,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喝上安全水、幸福水的广大农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得实事好事,饮水安全工程被他们赞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看到干渴的农村百姓告别干渴的历史,过上水灵灵、光灿灿的美好生活,我的心也随着作者温暖温馨的文字开朗明亮起来。

  三、悲喜之后是感动

  悲喜之后是感动。我感动的是肩负“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与为百姓造福使命的水利人,他们为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在《在水一方》的第三编中,作者以“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人——水利人”为题,“随意采撷了普普通通的水利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富有人性色彩的点点滴滴”。作者虽“无意在这里为‘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评功买好,更无意寻找表彰层面的先进典型”,但却用一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水利工作者形象,他们是:“一生守护人饮大动脉的深山‘野人’”张成国,“从一条龙到一条虫再到一条”的退休工程师苏超熙,一生为水的“老黄忠”邹宗鲁;义无反顾、勇敢为家乡8万干渴百姓请命的韦永重;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吴松、张国旗、段应稳、简华平……

  作者笔下的水利工作者、被称为“野人”张国成,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东大沟,元谋县人饮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地处人迹罕至的大山中。张成国就长年守在这条大沟的深处,几十年如一日,淡定地守候着寂寞与孤独,默默地干着自己应该干的事情——看沟、清障(及时清除输水渠道中的落石、淤泥、杂草、漂流物等)。作者穿越艰险好不容易来到张国成坚守的“家”——山沟里的几间小土窝。“我给张国成提了十几个关于饮水安全的问题,张国成都用微笑答复。”“后来终于说话了。说得最多的,大概就这么几句:‘这条沟,得有人看,不看,下雨了,堵了,就决口了。’‘看沟,有啥后悔的。人在哪里都是活着,我在这里,还能放羊哩。’‘你们还有啥要说的吗?我还有事哩。前几天下过雨,有几处暗沟,得马上要去看哩,如果暗沟塌方,要赶紧排除的。’”没有惊人的举动,没有豪迈的言语,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尽职坚守与无私付出。

  当然,除了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居功至伟的水利人外,在这项“水民生”工程中还涌现出一些尽职尽责的村官和农民自己的“水龙王”,他们奋战在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管理的“一线的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几位好村官的形象,如:用一条腿唱“独脚戏”的宁夏平罗县头闸镇外红岗村村长赵会平,“死了,也要给全村人找到水”的陕西安塞县茶坊村支书高树林,为了村民公平享用自来水不惜充当“水霸王”的甘肃省庄浪县焦湾村村长史长金,护水管水铁面无私、人送“刘黑脸”绰号的陕西淳化县润镇北村村长刘长意。这几位村官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动上,居功至伟——他们不但要为水而奔波辛劳,而且更要直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对建设的不解、对管理的微词,甚至充当“钉子户”等等),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搬掉前进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使饮水安全工程得以踏平坎坷,功德圆满。

  作者所讲的故事,差不多都是日常琐事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这一件件的小事却如涓涓细流,把你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让你温暖,让你感动。我要说,作者笔下的这些为百姓“水民生”流汗流血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才是新时期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四、这部作品创作方法的独到之处

  这部纪实文学的创作方法颇有独到之处。具体表现在:

  第一,“行”之所得。在文学创作中,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可以“坐中生”,而报告文学则是“走中生”,闭门造车万万不行。一般而言,报告文学创作七分靠采访,两分靠构思,一分靠下笔。的确,作者是个“接地气”的人,这种接地气,突出表现在他在采访采风中所下的大工夫、苦功夫、笨工夫。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于大西南、大西北的200多个村镇(甚至不惜冒着危险深入大山深处查看水源工程、访问当事人),访问者上千人,记下了百余万字的采访笔记,可谓踏破“铁鞋”行万里,吹进狂沙始到金。与此同时,作者还充分利用了自己多年的采访经验,采取了“交叉性、立体性、对比性、观照性”的采访方式,从而在第一时间里获取了“最大、最多、最有价值、最有操作性的信息”。正是这种不辞劳苦和充满睿智的用“脚和心”的采访,才充分汲取了生活的营养,掌握了丰富、生动、鲜活的素材,为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是他这本书的“孕育”和顺利“分娩”的营养提供者。

  第二,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世今生。作者采取点、线、面结合的结构形式,忠实再现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大事小情,构成了一部史诗般的中国农民“水民生”和中国农村“水画卷”,呈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全息图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聚集自来水‘自来’前后”这一章中,对自来水到来前后农民生活、生存、生态变化的描述,“因为这一切来得突然,来得直接,品尝到甜头的同时,也有酸、有涩”,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将饮水安全实施前后乡村物质、心灵、精神层面的反映与变化,用“变焦镜头”摄入作品中,让“水民生”更立体了、“水画卷”更丰富了,“更像一种人间烟火,五味杂陈”;而且也让人慨叹:生活的真实往往比虚构的故事更精彩!还有,作者作者在表现社会各界对人饮安全工程关注时,采取了与著名作家陈忠实和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国节水大使朱军的访谈方式,用文化名人之口揭示了水与中国农民命运的关系,从而使作品的内涵和境界得到了升华。

  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包括水利在内的各种编年体的史志,要求对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等采用记述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内中往往缺乏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撼人心魄的情景再现,而且结构程式化、语言规矩化,让人很难对历史的全貌有立体的、细微的、可感可亲的认识。而好的报告文学恰能弥补史志文体存在的缺憾与不足。正如著名作家蒋巍所说:报告文学作品,不管在发表的时候是否引起轰动,是否获得奖项,一旦放到未来,都将是历史的铁证、时代的记录。《在水一方》做到了,它将成为当代和后世研究21世纪前后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史实的重要读本,其意义必将超越文学本身。

  第三,散点透视,形散神聚,彰显出作品结构的魅力。作品拓展的空间很大,有关农村饮水现状和问题,饮水安全工程的大事小情,水利工作者及西部农民为实现饮水安全的无私付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饮水解困工程关注、投入,等等,可谓面面俱到。不过,作者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时一地,而是根据行文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把所见所闻巧妙地组织进文章,散点透视,在方寸之中展现出“水民生”、“水画卷”的“大千世界”。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并没有记流水账和平铺直叙报告事情的经过,而是紧紧围绕“饮水安全工程”这一主题对材料进行了取舍,使事件记述更加典型,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收到形散神聚的艺术效果。

  第四,文学元素充盈,可读性强。当下,不少报告文学存在着“报告强、文学弱”的现象,平铺直叙、平淡如水,让读者如同嚼蜡,乃至读不下去。但这篇报告文学,却用散文、小说的笔法,融叙述、议论、抒情、讲故事等方式于一体,以富有冲击力的情节,充满张力的语言,一直牵着你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即使是作者发感慨、做议论,也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比如,写到许多农村用水不安全的现实,作者感叹道:“水如果不安全,表情早就因饮水危机而坍塌,满脸废墟,是僵尸脸上大地龟裂、江河断流般的五官七窍。”虽然廖数语,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旱魃的狰狞。

作者:   责编:瑶薇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