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咸潮影响活跃 珠江水利委员会科学调度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本站讯 面对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珠江水利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李国英部长2021年12月31日在珠江流域专题会商会议上的部署要求,锚定供水安全保障“四个目标”,坚持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细化实化各项工作措施。连日来,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4次主持召开流域抗旱保供水专题会商会,逐流域、逐河流、逐供水区研判供水保障形势,逐一分析存在风险隐患,分类研究防范应对措施。同时,珠江水利委员会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珠海、中山、广州等地督导检查供水保障情况,并分别与广东省水利厅、南方电网、广西电网等部门联合会商和沟通协调,研究供水安全保障工作。
近期,受潮汐影响,珠江河口咸潮进一步加剧,西江干流磨刀门水道珠海、中山坦洲镇等地主要取水口出现连续多天无法取水,本地水库水源储备迅速消耗。1月中旬,中山坦洲镇、珠海市相继出现新冠疫情,面临供水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同时,东江三角洲广州、东莞等地部分取水口出现短时含氯度超标,影响城乡供水稳定。此外,因春节临近,西江干流航运压力陡增,出现局部河段塞船现象。
珠江水利委员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流域抗旱保供水工作的现实紧迫性,把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放在当前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珠江水利委员会立即会商研判,从流域全局出发,统筹流域供水、发电和航运需求,结合分析流域上游来水和咸潮影响规律,组织制定流域骨干水库集中补水调度方案,会同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和广西水利厅,先后下达4道调度令,调度大藤峡水利枢纽和长洲水利枢纽向下游集中补水,继续实施龙滩等骨干水库补水调度;指导广东省水利厅东江水量调度和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优化调度,指导中山、珠海及广州、东莞等地抢淡补水。
1月17日以来,大藤峡水利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将西江干流梧州站平均流量提高至2700立方米每秒,有效压制珠江河口咸潮。1月19日开始,中山坦洲镇的马角水闸已连续2天共开闸4次置换优质淡水;珠海竹洲头泵站和平岗泵站相继出现含氯度24小时达标的抢淡补水良机;东江骨干水库有序补水,确保了东江干流博罗站平均流量维持在212立方米以上,满足了东江三角洲下游取水需求。经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精细调度,有关地方积极应对,电网、航运部门大力配合,有效保障了中山、珠海及广州、东莞等地供水安全,大大缓解了西江航运压力,取得了多目标调度共赢。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到今年入汛之前,珠江流域主要江河降雨来水还将持续偏少,流域供水保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下一步,珠江水利委员会将继续严格落实抗旱“四预”机制,筑牢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坚持“稳”字当头,防范化解供水风险隐患,统筹多方需求,科学实施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强化沟通协调,协同联动流域内有关地方、相关部门,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坚决守住流域供水安全保障底线,为营造新春佳节祥和安定的氛围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