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3项古代灌溉系统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字体:      】     打印     2021-11-30 17:4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水利部发布消息,北京时间今天(26日)18时,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26项。

  “里运河-高邮灌区”工程,始建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水系连通工程的典范。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了江苏省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工程引用京杭运河(里运河高邮段)自流灌溉,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

  潦河灌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工程始建于唐代。古人在北潦河南支下游修筑蒲陂,开渠导水,灌溉农田千余亩,是江南丘陵地区典型的古代引水灌溉的系统工程。延续至今,工程灌溉农田33.6万亩,惠及人口26万人。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处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了能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先民克服了高海拔、高寒冷等困难,顺势而为,逐步在冲曲河沿线建立起蓄水灌溉系统。历经几个世纪的修建,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体系已趋完善。时至今日,仍在使用的400多座蓄水池,惠及人口达30多万。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91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

  今年与中国的3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拉克、日本、摩洛哥、韩国、斯里兰卡的16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21项。(总台央视记者 周伟)

作者:    责编: 高博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