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治河实践中要大力弘扬水文化——访全国人大代表、陕西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

【字体:      】     打印     2018-03-09 11:0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八水绕长安”曾为千年古都的繁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谈及治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立刻“自报家门”:“我是灞河的河长。”

  灞河是“长安八水”之一,也是如今西安重要的生态河道、文化廊道。上官吉庆认为,治水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做好水的文章,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自然就会吸引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可以说,水本身就是财。”

  263立方米,这是让西安尴尬的人均水资源量,这一数字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上官吉庆坦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一般面临诸多瓶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水。比如对城市的产业规模、人口总量和可持续发展来说,能提供多少生产生活生态水量,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尤其对西安这样的西北内陆城市来讲,正如木桶效应,水就是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在谋划城市发展时,首先要全面、准确、细致地掌握区域水资源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来谋划产业发展、城市规模,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这是应当遵循的一种基本逻辑关系。

  自上任河长以来,上官吉庆多次调研灞河治理,他认为首先要通过认真扎实细致的调研,搞清污染源及其他存在的问题,聚焦问题,“解剖麻雀”。他介绍,西安编制了灞河的治理方案,确保科学有效治河、精准施策,涉及工程、管理、科技等方面的诸多措施,接下来将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最终实现灞河水清安澜、人水和谐。

  对灞河的由来,上官吉庆如数家珍:灞河古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治水不仅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因为每一条河流都承载着很多的历史故事,承载着太多中华民族的兴衰悲欢。”上官吉庆认为,“在治理河流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河长制,除了注重用工程措施、管理设施让河流安澜,让河水变清,还要大力弘扬水文化,宣传普及河流的历史变迁,以及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能唤醒大家对河流、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更能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

作者:    责编: 杨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