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充分认识当前淮河严峻的防汛形势

【字体:      】     打印     2009-07-09 20:4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文连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09/content_11681909.htm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姚润丰)在全国防汛抗洪工作进入紧要关头的时期,据最新的气象预测,未来7天,我国主雨带将位于淮河流域,总降雨量一般有90至16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左右。淮河流域将出现一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并将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为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高度重视此次淮河流域的强降雨,已于8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加强预测预报,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水库安全度汛,充分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9日,国家防总召开淮河防汛异地视频会商会议,对淮河流域雨情、汛情和灾情,及时做出安排部署,进一步抓好气象和水文的预报预警工作,强化防汛责任制和各项防洪、减灾、救灾举措的落实。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表示,从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淮河防总和沿淮四省都十分重视对这次降雨过程的防御,为确保淮河安全度汛做了大量准备。但同时也要看到,抗御这次淮河流域的强降雨不利因素也很多,问题也不少:

    如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滞后,运用难度大的问题。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数量多,普遍存在人口密集、启用标准低、安全建设不足等问题。黄墩湖滞洪区、鲍集圩行洪区安全设施仍不完善,撤退道路标准低、数量不够,难以适应大规模人员撤退的要求。洪泽湖周边圩区安全建设标准也不高,安全设施不配套,缺少进退洪控制工程。城西湖、汤渔湖等行蓄洪区内防汛撤退道路、防汛通信等工程设施不足。淮河行蓄洪区内居住在不安全地带的居民仍有70余万,蓄滞洪水与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矛盾依然突出。

    水库水电站安全问题也很突出。淮河流域病险水库点多面广,这些水库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遇暴雨洪水特别是短时强降雨,很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甚至垮坝失事。

    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水库除险加固力度,但仍有大量病险水库还未实施除险加固。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安全隐患更多。水库的安全度汛问题,特别是中小水库安全度汛问题,始终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淮河流域而言,因洪致涝始终是个大问题。淮河流域内涝问题突出,部分城市河网水系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滞后,中小城镇排涝基础薄弱,现有排涝设施严重不足且年久失修,排涝标准大多为3至5年一遇,一旦发生集中性强降雨,就会形成受淹成灾的局面,因洪致涝和沿淮两岸“关门淹”现象极易发生,并且处置起来很困难。

    “除以上不利因素外,淮河流域新建工程多,支流标准低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鄂竟平说,淮河治理还在进行,整体防洪体系尚未全部形成,许多新建的防洪工程,尚未经受过大洪水的考验,防汛压力大。沂沭泗地区防洪标准不足50年一遇,里下河地区、南四湖等区域防洪排涝和抗灾能力薄弱,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行洪河道达不到设计标准。史河、淠河、西淝河等主要支流,由于没有经过系统治理,防洪标准不高,沙基沙堤、崩岸塌坡等险工险段较多,影响工程安全度汛。

    淮河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国家防总要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着力抓好预测预报,着力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着力抓好蓄滞洪区的运用准备工作,着力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着力抓好城市排涝工作。必须强调的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淮河防汛工作,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各级防汛责任人现在就要上岗到位,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各项防御措施有力、有序开展。要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防御工作落到实处。要严肃防汛纪律,对失职、渎职、工作不力或违反防汛纪律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与此同时,要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淮河防总要承担起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职能,做好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组织和协调。流域内各省要进一步发扬团结抗洪的优良传统,全力支持淮河防总的工作,服从淮河防总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要与沿淮其他省份保持密切配合,团结一心,全力抗灾。

作者:    责编: Administrator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