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水利部:淮河流域入河排污量削减率达86%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成效显著

【字体:      】     打印     2020-10-23 17:3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赵春晓)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的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和流域各地的党委政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为历史,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入河排污量大幅减少。20世纪80年代后期,淮河流域水污染凸显,进入90年代以后,水污染加剧。当时淮河的干流都是黑臭水体,还有白沫、死鱼,像蚌埠、淮南附近河边的老百姓吃水都是自己拿桶到井里取水,自来水也不能用了,因为当时的自来水也是从淮河里面取的,因为水源污染严重,自来水处理也不能达到要求,所以老百姓都是用水桶到井里取水饮用,污染的形势相当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水污染问题高度重视,1995年,国务院发出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拉开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序幕。《淮河水污染综合治理暂行条例》也是第一条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水污染的条例。通过连续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五年规划,以及各地采取了“关、停、禁、改、转”等措施,关闭“五小”污染企业,调整结构,落实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全流域入河排污量明显减少。2018年与1993年比,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河排放量COD从150万吨减少到21万吨,削减率86%,氨氮由9万吨减少到1.8万吨,削减率80%。污染物入河排污量明显减少。

  二是河湖水质明显改善。通过加强水功能区的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限制污水排放,淮河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2018年与1994年比,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Ⅴ类和劣Ⅴ类比例由77%下降到20%,好于Ⅲ类水的比例由13%上升到38%。2018年与2011比,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49%上升到71%,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输水干线的水质长期维持在Ⅲ类。

  三是水污染联防成效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组织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开展淮河水污染联防,采取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水闸防污调度及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实现了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治,改善了枯水期河流的水质,降低了淮河干流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风险。2005年以来,我们开展防污调度200多次,淮河干流连续15年未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四是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成效显著。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饮用水水源地,加强管护和治理,特别是河长制、湖长制实施以来,我们将饮用水的保护与管理列为河长、湖长的责任,由河长、湖长负责。流域内,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实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目标。2011年开始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评估,评估的结果优秀等级比例连续8年稳定在90%以上。所以,目前淮河流域的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总体是有保障的。

作者:    责编: 杨柳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