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浙中水乡”打造水美新城

【字体:      】     打印     2021-12-03 15: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政协报》 (2021年12月02日  第06版)

  本报记者 王菡娟

  虽然已是初冬,但在“浙中水乡”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依然与秀水荡漾相伴,水流潺潺的公园里,人们或跳舞或散步,对治水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这里是“和美金东、希望新城”,是引人入胜的“梦里水乡”,也是家门口人水和谐的“诗与远方”。

  金东区建县史可追溯至2000余年前。金东水哺育了一代代人,这里走出了宋濂、施光南、艾青等名人。改革开放后,金东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城镇化、工业化的车道,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水环境问题。

  为唤回“水润金东”美景,近年来,金东区大力推进“清三河”、塘库清淤、垃圾分类等工作,还同步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全域水系连通、数字化转型提升等行动,通过一系列新思维、新探索,高标准推进“治水”。

  人与水,美美与共

  深秋,金东区赤松镇北山口村依旧热闹,一年一度的“佛手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千年古村的文化积淀。

  “空气好水更好,一来就被美景吸引了,下次还来……”市民吴涛带着家人前来,提到居住体验赞不绝口。

  “花果飘香游人醉,绿水人家两相宜”。溪流潺潺、村塘翠碧的赤松镇坐拥“仙山”好资源。前些年,畜禽养殖、甲鱼养殖、珍珠养殖……加之河道周边村民环保意识不强,赤松溪下游河段淤积严重,让这里的原生态美景戴上沉重的“枷锁”。

  2013年,随着“五水共治”的开展,金东作为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区,拉开了系统治水的大幕。

  8年来,拆棚退养、生态清淤、连通水系、抓垃圾分类、建人工湿地……金东区壮士断腕、铁腕治水,全区水环境面貌逐步实现了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大转变。

  2019年,金东区更是将治水放在“生态立区”战略高度,区主要领导多次赴治水一线调研,区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主动做好对接工作,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的治水氛围。区人大、区政协专门组织视察治水,督促金东水环境逐年登上新台阶。

  那么,水体澄净后,如何确保不返脏臭?

  金东以污水零直排和配套长效管理体制为重点,编制“洗、网、护、鱼”生态版图——“洗”,在有条件的农村推广生态洗衣房;“网”,完成从生活小区、工业企业到沿街店铺等各类截污纳管工程;“护”,在东阳江、武义江两条主要水系河道打造生态护岸;“鱼”,开展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数据显示,2021年金东区21条主要河流40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均为Ⅲ类及以上。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金东区在提升水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沿线水景观,发展水文化旅游,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提升、良性循环。

  水与水,激活连通

  水岸同治、推动产业转型的同时,金东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改善河湖库塘生态环境,推进水系连通项目建设。

  位于多湖街道的金华一中校园内,有一方池塘,因长期没有活水,水质一度污浊。如今,来自王坦溪的潺潺清水淌进校园池塘,又经管道汇入东阳江,成为金东水系连通工程的一个缩影。溪流、湖水、山塘、水库经过渠道、管网、提泵站的穿针引线,形成互连互通的网络,编织出“水润金东”的秀美图景。

  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要求,金东区水务局牵头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对淤堵的渠道进行疏浚,对年久的水库开展清淤,远距离的水体之间埋设管道连接,落差大的水系间用提水泵站调节,打通水系连通“主动脉”。

  此后,又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疏通村中的池塘等相关水系,打通“毛细血管”,“激活”全区水系“一池春水”。

  2018年,金东在探索实施34个水系连通项目基础上,总结经验,出台了《金东区水系激活建设方案》,从项目立项、资金、方案、考核评价等着手,通过“先建后补”方式,在各地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前景图”变为“实景图”。

  各水体串珠成链后,一泓清水在全域流动,进一步保障了清水的活、净、美,也改变了水系周围人家的生活。

  傅村镇集镇上的傅一、傅二、石狮塘等5个村,每到雨季下雨,百来户地势低洼的人家都会进水。2017年,随着集镇边祝湖水库与周边另3座水库通过水系连通,库区调蓄能力大幅提升,洪水再也不“逢雨即来”了。

  “从各地千塘百库‘死水’到如今的全区‘一泓清水’,水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构建了全新水生态。”金东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金东区还致力于打造“山水与城乡相容、自然与文化相益”的滨水文化景观,为经济发展提供“水动力”,助推乡村振兴、产城人融合。

  据了解,目前金东区水系连通率已逾90%。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水系激活、水量充足、水体流动、水质清澈、水景优美”为目标打造“浙中水乡”,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与水,成治之美

  水是最灵动的元素,如何让纵横交织的水体变美,赋予其长效的生命力,并增强把控以润泽广大民众,是治水不断深化推进进程中必须解好的命题。

  今年以来,金东区坚持“共建共享”,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以实现治水信息“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建设“全面感知、高速互联、充分共享、智能应用、周到服务”的“智能水网”,逐步形成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打造智能水网,离不开前端感知系统建设。对此,金东区加大投入,从水利信息采集、三维仿真建模及航摄服务、智能巡河设备试点应用等八个维度构建全面透彻的水利智能感知网。目前,金东区以山口冯水库“数字化”改革示范工程为试点,围绕小型水库管理实际打造数字水库应用“金东样板”。

  走进金东澧浦镇一农业灌区现场,矗立在田间沟渠旁的量水设施格外醒目。“上面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充满可续航15天,设施内置SIM卡,计量出数据后可通过无线传输至云平台。日常,工作人员在后台即可登录云平台,查看灌区当日、季度、年度用水量等数据,从而实现灌区用水量远程实时监控。”金东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涉水执法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近日,金东区利用“智能监控探头+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字化涉水行政执法,对曹宅镇山盘塘水库、杨卜山水电管理处、山口冯水库管理处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水域违法占用、乱搭乱建、非法采砂等开展联合执法,迈出了治水全新一步。

  “为打造智慧治水的金东样本,接下来,我们将紧扣数字化改革大方向,研发‘治水大脑’,提升执法队伍数字化业务水平,探索更多金东经验,真正实现‘数字治水、以水惠民’。”金东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    责编: 高博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