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保“一湖清水”入长江

【字体:      】     打印     2021-02-09 14:1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西省政协委员视频连线建言巩固提升“长江大保护”成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将深入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巩固提升“长江大保护”成效。

  日前召开的江西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经济带”等再次成为委员们建言的热点话题。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视频连线采访了省政协常委,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院长、博导吴代赦,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罗传彬,省政协委员、南昌理工学院副校长陈志龙,畅谈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未来5至15年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护好“长江之肾” 保下游水安全

  记者: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对于筑牢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吴代赦: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肾”,发挥着调节长江中下游水生态水安全的重要作用。虽然鄱阳湖流域仅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但年均净流量1450亿立方米,占到长江流域年径流量的15.5%。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是长江下游水质安全的重要保障。

  按照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鄱阳湖水质现在是超标的,湖泊三类水的标准是0.05PPM,而鄱阳湖是0.06PPM。但是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质又优于长江二类水质。鄱阳湖的水质问题主要是磷超标,主要来源于农业或农村,重点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记者:请您谈谈如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处理等老大难问题?

  吴代赦:种养结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建立“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的种养结合制度,实现场内小循环、小区中循环,探索县域大循环。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全国有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农村与城市不一样,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已经包含在自来水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有经费保障,但在农村做不到这一点。建议要按实际处理的污水量计价付费,激发环保公司处理污水的积极性,避免财政经费不合理支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监控指标和运行参数要远程可视可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污水数字化运行维护管控平台。

  高位推动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

  记者:江西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法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您在工作中能看到或体会到哪些新变化?

  罗传彬:第一个明显变化,水环境质量在高水平基础上持续改善。2018年-2020年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90.7%、92.4%、94.7%,名列中部省份第一。鄱阳湖主要支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和环鄱阳湖区河流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设区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所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第二个明显变化,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实现从“有名”到“有实”,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从2015年在全省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全省共有2.5万名河长,还有9.42万人的巡湖队伍,实现了河湖管护的链条全覆盖。第三个明显变化,全省幸福河湖建设持续发力。仅2020年,全省各县(市、区)完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630亿元,积极打造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江西篇章”。第四个明显变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其中35项列入国家清单,在全国推广。

  “小建设”实现“大保护”

  记者:建设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方案,请您介绍下“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

  罗传彬:自2003年以来,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鄱阳湖出现了一个新的水文情势,鄱阳湖秋冬水位进入枯水期时间提前了40天,枯水持续时间延长了50天,枯水期水位持续下降。枯水将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如沿湖359万城镇居民和4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沿湖242万亩农作物灌溉水源不足。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共抓大保护”战略思想,统筹鄱阳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致力于保护鄱阳湖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建设“幸福湖”等全新理念,优化相关方案,通过“小建设”实现“大保护”,让鄱阳湖成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支撑。

  鄱阳湖的灵魂是水,保护和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水问题。水利枢纽工程,立足保障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四个方面,科学合理调控枯水期水位,让鄱阳湖的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真正让鄱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湖”。

  同时,经过多年的比选和科学论证,工程建成并科学运行,它对环境是利远大于弊。一是江湖两利,促进流域和谐发展。二是守护湿地,打造“候鸟天堂”。三是保护江豚,留住“长江的微笑”。四是科学调控,呵护“一湖清水”。

  鄱阳湖水利枢纽提出至今已逾十年,为充分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关注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科学论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科学研究论证。

  目前,枢纽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衷心感谢大家一直关心关注鄱阳湖水利枢纽,也真诚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了永葆“幸福湖”,提出更多有效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江湖”联动共治鄱阳、洞庭二湖

  记者:您曾建议,建立鄱阳湖与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机制,请您介绍相关情况。

  陈志龙:鄱阳湖与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双肾”,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鄱阳湖与洞庭湖在多方面存在相似性或相关性,因此,对两湖及两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建立联合机制,有利于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建议江西和湖南两省高层领导进行讨论,确定建立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并签订框架协议。组织调研组,对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调研,找出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困难。组织两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对调研所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梳理,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确保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治理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    责编: 瑶薇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