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乡村振兴工作简报2022年第3期

【字体:      】     打印     2022-04-08 16:3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西省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

助力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革命老区县59个,占全省总县数近60%。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巩固革命老区水利扶贫成果,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衔接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突出规划目标引领。组织编制《江西省“十四五”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规划》,规划投资达387亿元,范围涵盖了全省25个脱贫县和59个革命老区县(市、区),着重解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等问题。

  二是优先重大项目布局。江西省共23项重大水利项目纳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其中赣州等原中央苏区11项,占比48%。江西省革命老区最大的灌区工程宁都梅江灌区,已完成项目可研批复,拟争取今年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资金倾斜支持。2021年共安排革命老区省级以上水利资金39.5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8.65亿元、省级资金10.94亿元,老区县平均投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巩固饮水安全成果。江西省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所有县级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和“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编制。目前已开工农村供水项目226个,完成投资63.4亿元。其中,革命老区县开工153个项目,完成投资39.4亿元。

  五是强化人才帮扶支持。安排优秀年轻干部8批次13人到革命老区县挂职。组织开展革命老区县乡镇水利站长、基层水利人才等培训850余人次。联合省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行动,培养基层水利人才940余人。依托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开展线上线下学历教育,已有1360余人在读。

湖北省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

严守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2021年,湖北顺利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人口占比分别达到96%、95%和78%。“十四五”期间还规划改善2058万人农村供水状况,2021年已完成309万人,2022年力争再完成300万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供水惠民合力。省委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省主要领导多次到大别山区和江汉平原等地调研。把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成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调整县级政府、水利部门、运行管理单位等三类责任人员2014人。落实省级补助资金6亿元,将一半以上用于脱贫县。

  二是坚持工程为基,推进供水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和项目清单,3次召开推进会。79个项目已开工60个,完成投资25亿元。编制了《湖北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规划建设工程561处。对标国家水网规划要求,谋划构建湖北“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进一步优化水源布局和供水工程格局。

  三是坚持安全为先,织密供水监测网络。出台防止返贫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对水利部“12314”监督平台等各渠道反馈问题,水利厅班子成员分片督导。以县市为单元,先后2次组织逐村逐工程排查。组织编制县级和规模水厂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1174个,储备车辆设备1823台套。

  四是坚持管理为要,提升供水管护水平。推行以城带乡、以大代小、小小联合等管护模式,全省21个县市实现城乡统管。制定规范化管理省级标准40条,2021年维养工程3165处,新创建国家级规范化水厂5家、省级15家。在23个县市打造城乡或农村智慧供水平台,有308处水厂实现了全要素智慧管理、关键参数动态监测。

广东省聚力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

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2021年,广东省谋划提出了“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将农村水利工作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聚焦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人居环境改善、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构建优质普惠的农村水利保障网,在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供水攻坚行动,让农民饮水更加安全。将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九大攻坚行动之一,覆盖人口超过700万人,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92%提升至99%以上,规模化率从68%提升至73.5%,提早4年实现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同时,推动实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统筹推进农村水利综合治理,让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建设,治理河道长度330.1公里,水系连通长度24.2公里,水源涵养116.1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91.1万人。充分释放碧道综合效应,建成乡野型、自然生态型碧道1200公里,打造了一批乡村地区碧道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推进补齐农村防洪短板,治理中小河流1.6万公里,5838宗小型水库实现标准化管理,农村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加强大中型灌区改造和管理,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实施51宗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新增、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57.8万亩,促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强化灌区节水用水管理,推动792万亩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核发472宗大中型灌区取水许可证,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核算基本完成。强化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印发《广东省大中型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细则》,带动全省灌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川省精准人才技术帮扶保障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四川省水利厅突出抓好水利人才技术帮扶,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各项工作。

  一、调优配强帮扶队伍,更加注重专业务实。稳中有增充实力量,聚焦凉山、阿坝、甘孜等脱贫地区,增派2批次3个工作组共44名帮扶干部,实现50个省级以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覆盖。优中选优因需派人,准确掌握基层需求,精准组建帮扶专班。凉山州20名水利帮扶队员,平均年龄40岁,党员占比70%,高级职称占比55%,专业技术涵盖农村供水、灌区改造和水旱灾害防御等各方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帮扶工作专班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挂职帮扶干部人才队伍管理服务要求,树牢担当、务实、高效作风。

  二、创新改善帮扶模式,更加注重精准管用。推进“组团式”技术帮扶,建立技术专班和业务部门协同帮扶机制,指导省内5个脱贫县全面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依托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养、乡村人才振兴培训、千名紧缺人才培养行动等,“订单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58名。实行“巡回式”监督指导,对重点地区实行分片、巡回帮扶指导,聚焦急难险重工作,主动介入。

  三、精准聚焦大事要事,更加强化技术支撑。统筹指导春灌用水保粮食安全。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冬春用水保障调研督导,省级派出7个工作组50余人次赴重点产粮大县、冬干春旱易发县、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县,指导灌区渠系维修养护、用水协调等。统筹技术帮扶巩固饮水安全成果。统筹行业人员、技术力量和水管单位,对179个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排查。统筹规划力量保障耕地水资源配置。统筹水利厅规计处、省水发集团、水科院等规划技术力量,着重对脱贫地区开展规划专题培训指导,开展四川现代水网规划和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

云南省聚焦重点帮扶县水利保障

  云南省高度重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工作,全面做好重点帮扶县水利保障。

  一是高位推动,健全机制。2021年以来,共召开专题会议28次,研究部署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出台相关制度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队伍保障和制度保障。明确提出了中央和省级资金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二是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压实州、县、乡三级水利部门责任。印发《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推进脱贫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实重点区域帮扶工作特别是重点帮扶县相关工作。

  三是强化监督,紧盯整改。建立“厅党组成员包州、处级干部包县、全体干部包点”的重点水利工作“网格化”包保机制,积极开展抽查排查、监督检查。去年以来,对农村供水问题开展了13次专项督查,督促指导27个国家重点帮扶县整改问题40件。

  四是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启动实施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支持27个重点帮扶县5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208.68亿元的24%。组织实施广南、宁蒗、武定等重点帮扶县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8个,涉及资金1.86亿元。

  五是用心用情,倾心帮扶。2021年支持27个重点帮扶县水利建设资金19.78亿元;2022年已支持资金6.11亿元。省水文局、省设计院、省水科院等直属单位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对重点帮扶县进行技术帮扶。将重点帮扶县列为省水利厅开展一线调研的首选地,由厅主要领导带队现场答疑解惑,解决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强智慧水利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数字化促进水利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在城乡供水、数字灌区、政务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支撑乡村振兴的水利数字化典型。

  一是抓数字融合,为乡村振兴水利转型提供强劲动力。建成覆盖全区的水慧通平台,实现全区水利系统72家单位1.4万名职工、56项业务应用网上协同。承接国务院“审管联动”自治区试点任务,656项涉水审批事项实现了四级互通、全流程在线办理。全域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彭阳县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推进数字灌区建设,探索出“投、建、管、维、服”现代化灌区新模式,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3323套,40%的干渠直开口实现在线监控和自动化计量。

  二是抓运行环境,为乡村振兴水利转型提供基础服务。利用自治区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等公共资源,坚持工程带信息化,基本形成了以“云、网、端、台”为支撑的智慧水利基础运行环境,推进治水数据向水利云汇聚。持续推进水利基层所、段互联网“消盲工程”,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水利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实现了治水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年数据交换量达2.6亿条。

  三是抓规范建设,为乡村振兴水利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信息化+制度+人”狠抓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信息化在乡村振兴、水利转型中发挥效果。出台《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构建了水利信息化规划、建管、安全、运维等制度框架体系。采取社会化服务方式,搭建了基于水利云的运维体系,最大限度减轻基层单位管理运行负担。政、产、学、研、用集群式创新加快显效。

作者:    责编: 杨柳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